”关于端午节来历、习俗、传说、感触“写作文 500字左右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而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儿时的端午节
端午节习俗作文 端午节习俗作文优美句子
端午节习俗作文 端午节习俗作文优美句子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除了春节以外就数端午节最为热闹了,由于父母工作都很忙,小时候我常常跟外婆一起呆在乡下。那时的端午节使我难以忘怀。
与平时的过年过节一样,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外婆总会让我乖乖坐在床边,给我讲一些过节的规矩,例如“不许乱说话““不许偷吃冷粽子”“不许与小伙伴打闹”“不许玩水”……我总是批频频地点头。外婆就让我早早睡下,好让明天能有个好精神。
早晨,我早早地就起床了,穿好衣服就先奔向厨房,此时外婆已把厨房里的一切都打理好了,灶台上绑着几捆桂叶和桂绳,的糯米静静地躺在盛满水的小木桶中,像一粒粒晶莹的珍珠,灶台上放着的几个小碟,里面盛着各种各样的料:有花生、有豆沙、有肉、有红塘。
于是,我就坐在桌上一边吃着早饭一边看着外婆忙碌着。
乡下的灶台是两边的,一边用来烧水,一边用来煮菜煮饭,外婆就把早已洗干净的鸭蛋放入大锅里,用木瓢从另一个热水锅里舀几瓢水放入大锅中,然后还细心地放入一小勺的盐,接着就往灶里添了几根枯枝,便坐在了我旁边,开始给我编络子了。
此时,蛋也煮好了,外婆就捞起一个的用红纸沾水染成了红色,再用干布擦拭干净,装进络子里,挂在我脖子上。接着,外婆就往我兜里装着瓜子、糖果、花生,我往往十分高兴,因为这样,我就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看龙舟赛了。
外婆总是把我送到大门口,嘱咐着要我快些回来吃粽子。我总是一溜烟就消失了。
小伙伴们此时都不多到齐了,由邻家的大姐姐当头,领着我们这一群小毛孩到河边看赛龙舟。由于河道较小,所以就只有两条的龙舟,每条龙舟都有13个人,12个人划桨,1个人打鼓喊口号,“一、二、嘿呦,一、二、快快、”12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动作整齐地划着,两条龙舟你追我赶地向前驶去。
可是,小孩子会知道看什么呢?我们只不过图个热闹罢了。女孩子一般看了一会儿,便觉得无趣了,就坐在一旁分享起零嘴,男孩子呢,则不然,他们总喜欢沿着岸边追着龙舟跑,由于划桨的人力度在划龙船时,又多有唱歌助兴的龙船歌流传。如湖北秭归划龙船时,有完整的唱腔,词曲根据当地民歌与号子融汇而成,唱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即“举揖而相和之”之遗风。又如广东南雄县的龙船歌,是在四月龙船下水后唱到端午时止,表现内容十分广较大,几乎每个男孩身上都有水花溅着的痕迹。
锣响了,大概是舟到终点了吧,刚好东西也吃完了,站起身,与伙伴们拉着手高高兴兴回家去。
尽管如今过端午节,母亲每年都会包粽子,编络子给我,尽管母亲的手艺一点也不比外婆逊色,但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记的小时候,村里的大人们都称我是一个无法无天的小淘气。做的事情足以让你笑的前俯后仰。 再过几天就要过端午节了,家里人一会儿做饭,一会儿扫地,一会儿准备包棕 子的材料,忙的气都喘不过来了。而我这个小淘气却在一旁哈哈大笑,大人们见了唉声连连,说:“唉,真拿她没办法。”日子在我蹦蹦跳跳的时候溜走了。转眼间,端午节到了,家人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芦苇叶子,放进锅里煮沸后,开始包粽子。我呢,则在一旁玩耍,不时传来哈哈的笑声。不是什么都逃不过俺那水汪汪的大眼睛吗?我回头一看,他们正在有说有笑地包粽子。我想,何不去凑凑热闹呢!?于是,我连走带跑,蹲在盆子旁,把我的小手伸进盆子里那绿绿的水里。哇,好舒服啊!像母亲的手抚摸着我。后来,我玩的越来越带劲了,居然把盆子里的“小精灵”往外泼,嘴里直喊:“下雨喽,下雨喽。”大人们严峻的脸上显示出一种难堪的样子,说:“霞霞,快别弄了,再不停手,可要打了。”而我这个人是非常倔强的,我把他的话只当耳边风,继续我的游戏。这下我可把他惹恼了,他的一巴掌落在我那光滑的 脸上,好疼啊,顿时我的脸红的像苹果一样。“吧哒”一声,一滴晶莹的泪珠落了下来。随后,我捂着脸,跑了出去。家人找了我一天,急得团团转。其实我就躲在家旁边的草垛里,偷偷地流泪。晚上,家人问我疼吗?我连连摇头。本来我有点恨他们,现在想来,我对他们的不满已经完全消失了,反而还非常高兴,因为我知道他们还爱着我。 童让我开心,让我回味无穷,让我难已忘怀。它在我的记忆大门里留下了一道美好的回忆.我想粽子怎么做呢?我问了妈妈哦原来是这样弄的:要把江米泡七八个小时后,然后开始不断的换水把江米的洗干净.把枣洗干净,可以加些葡萄干. 把买好的粽叶用锅煮十五分钟,然后取出凉透,细绳准备好. 把粽叶用手窝出个像三角一样的形状后把江米放一半,然后放上枣和葡萄干,多少自己定,要想好吃可以多放点,也不必非得放在中间,出可以在没放江米前放点也行的.然后上面把江米再放上去,要平口就行,然后把粽叶按照其边缘棱角开始包,再用绳缠紧,多缠几下,系上活扣下锅,水没粽子一点煮四十分钟,入凉水中凉透再吃才粘而好吃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颦鼓动时雷凌凌,兽头凌处雪微微.冲破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这是唐朝卢肇写的《竞渡诗》。十分突出了龙舟赛的宏观场面。然而,在我的家乡广州也有在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俗称“扒龙船”。在端午节这一天村里都会组织一次小型的“扒龙船”比赛。家家户户身强力壮的男人都要参加,女的靠一边,只有观看的份儿。五六条窄窄的,瘦长的舟子,前头是一个大大的龙头。十多个人坐在一起,奋力地划桨前进,力争个到达终点。尽管下着针儿般的雨点儿,船上的人淋得遍体湿透,分不清是汗还是雨,但是这点是不要紧的。再这关键时刻,赢了比赛才重要.......划完龙船的男人会在中午的时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内吃一顿丰盛的“龙船饭,然而我们村里的女人也是没份参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是女孩子。 村里的“扒龙船”太小儿科啦!对我来说一点也不过瘾。要看还是电视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龙舟赛。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条“传统龙”参加角逐。长长的龙船上坐满了肌肉鼓鼓的大汉。中间是鼓手,前头的人呐喊助威,声势震天,霸气。威风,震撼.......细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儿尽显勇敢,坚强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热闹。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2009年,又一个新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我怀着一颗思念,期待,激动的心去迎接你。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600字
外婆的手由于长期劳动已经粗糙的像树皮一般了,但却不失灵巧,三下五除二一个用红绳编成的络子就编成了。快乐的端午节
今年的端午节与往年不一样,我是在姥姥家过的。姥姥家在乡下,蓝天白云下我们在自家的小院子里吃上了饭。早饭二舅妈做了面条,下了是10个鸡蛋 ,每个人的碗里都有一个,可是盛的时候,姥姥把多出的两个蛋都放在了爸爸碗里。“呀!我碗里怎么有三个蛋呀!”“妈妈疼你呗!”二舅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插了一句。爸爸转过头对姥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妈,我吃不了鸡蛋。”“为什么呀?吃鸡蛋好,你怎么不吃呀?”“因为他胆疼。”吃的正香的我突然抬头大喊了一句。大家顿时都乐了。“你胆疼把蛋给我,妈太偏向你了。”“不成,这是给我姑爷的,你不能拿,”“妈,我是你儿子还是他是你儿子呀?”二舅满脸愁苦的问。大家都笑了,就这样,我们在欢声笑语中吃完了早饭。
端午节是快乐节。吃完了早饭,我们就在院子里聊起了天,因为姥姥家这从不吃粽子,所以妈妈和二舅妈就去包了饺子。之后,老姨又来了,大人们就聊着大人们的事,我就去和两只狗和黄猫玩。黑猫呢?我记得还有一只啊。“二舅,黑猫呢?”“黑猫啊,它壮烈牺牲了。”“怎么牺牲的?”“和黑子决斗,牺牲在它爪下了。”大人们都笑了。这时候,黄猫叼了一只小耗子来到我脚下,我看了连忙把它赶跑,可它又到了二哥和二舅他们脚下,见二哥没理它,又看了我一眼,就跑回了屋子里,我连忙趴在窗上看,它跑到姥姥和妈妈那后,被姥姥成功地赶了出来。“这猫,刚才吃饭的时候没理它,现在抓到了一个耗子到处在别人面前显摆,真能臭美!”哈哈哈,我们都忍不住笑了出来。这时,屋子里传出了香味,那是饺子的味道。
这就是我今年的端午节。尽管在节日上我没有闻到浓浓的粽香,但是这个端午节我依旧过得很开心。
《襄阳端午节习俗》作文400字
一年一次的端午节又到来了。怀着节日的喜庆,太阳公公也和我们起来凑热闹了。在我的家乡,端午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每到这天我们全家都会有着一份不一样的快乐。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帝皇,均有临水边观看龙舟的娱乐,也属于游戏之类。《旧唐书》中记穆宗、敬宗,均有“观竞渡”之事。《东京梦华录》卷七,记北宋于临水殿看金明池内龙舟竞渡之俗。其中有彩船、乐船、小船、画舱、小龙船,虎头船等供观赏、奏乐,还有长之四十丈的大龙船。除大龙船外,其他船列队布阵,争标竞渡,作为娱乐。宋张择端《金明池夺标图》即描绘此景。又明代帝皇,在紫光阁观龙舟,看御射监勇士跑马射箭。清代则在圆明园的福海举行竞渡,乾隆、嘉庆帝等均往观看。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我一边哼着儿歌一边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中粽子的来历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人的。关于交城的端午节习俗的作文
太阳也慢慢爬到正空中,外婆家的厨房里已经飘出了桂叶的清香了,我就连忙蹿进厨房里,去挑已出锅的个大的粽子。一般我都会坐在门槛上把那个粽子吃得干干净净,偶尔会剩下几颗糯米粒给鸡吃,看着大公鸡的贪吃样,我也被逗乐了……在我们的家乡,到了过端午节的这一天,即5月5的早上,各家要吃煮鸡蛋和鸭蛋,鸡蛋和鸭蛋放在锅里和粽子一块煮!经过放了粽叶的水一煮,鸡蛋和鸭蛋都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煞是好看!更有一股特别的粽叶清香!在吃早饭时,这些蛋、粽子,都要摆上饭桌,同时在饭桌上,还要摆一小壶酒,奶奶还特意在酒里加了一点雄黄,她说这是为了避邪!这不能不说也是咱家乡的一种特色呢!
我真怀念儿时的端午节啊!吃粽子容易包粽子难,看着大人们包粽子的熟练动作,我真是羡慕呀,最值得期待的就是等粽子熟的过程了,等待的时间总是很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出锅时,满屋子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放在碗里,轻轻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晶莹,透亮、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穷,我点一口连筷子都咬下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端午节这天早上,各家还要把艾叶插在门的两天,老人们都说这样是为了驱病避邪。给这样一个早晨增添了浓浓的特有的节日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