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作用,影响人们的生活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在一定网络和技术条件下,用户可以享受到随时随地的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为人们的金融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便捷性。
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发展(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发展(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
1997年至2005年,以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的诞生为主要标志。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主要体现为互联网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支持,但是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业态。
2006年至2011年,以第三方支付的逐渐成长为主要标志。电子商务的崛起,使得大众的消费习惯形成,网上支付交易迅速扩大,支付方式变得多种多样,不仅局限于POS机刷卡消费、支付等,相关的金融基础设施也在逐渐完善。
2011年至2014年,以第三方支付机构纳入监管为起始。2013年,是业界公认的互联网金融元年。2011年,银行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互联网基金销售快速发展,P2P网络平台迅速发展,众筹平台起步,互联网金融多元化发展。随着大学生风云产生,开始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
2015年至今,互联网金融经过一段时间的蓬勃发展之后,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P2P网贷等业务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一些问题和风险隐患逐渐暴露出来,也颁布了相关条例,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
互联网金融在存进普惠金融发展,民间金融规范,满足大众的投融资需求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互联网金融可以弥补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民间金融走向规范化,促进网络经济发展。
归纳梳理互联网金融发展基本模式
蚂蚁花呗的钱怎么转到 ?通过定义总结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和特征,归纳梳理互联网金融发展基本模式,结合现有的相关经济学理论基础,探究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效率的作用机理,定性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效率影响的同时量化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程度.
即利用基于DEA的Malmqust指数模型来测算我国商业银行2007-2016年这10年的生产率变化指数,将其进一步分解并作相应的分析,并构建动态面板数据的回归模型来实证分析互联网金融对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效率的影响,以银行性质来分类探究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受其影响的程度和区别所在,据此研究结论为商业银行合理利用互联网金融发展来提升自身经营和管理效率水平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从研究对象的特征和性质出发,针对要探究的问题,本文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理论分析法。本文为了准确把握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借鉴了创新理论、规模经济及技术溢出等理论,从理论上探究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效率构成影响的机理。
2.比较分析法。本文通过分析比较的方法总结了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及构成,以及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变化。
3.计量分析法。本文在研究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效率,以及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效率的影响方面,都使用了计量分析法。在实证模型中,主要使用了数据包络分析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蚂蚁花呗的钱怎么转到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效率影响的理论分析方面,本文在前人研究的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借鉴了金融创新与规模经济等理论的核心观点,对二者的本质有了清晰的认识,理清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效率的作用机理和影响路径,对过去二者关系理论分析研究领域进行了补充。
在商业银行效率的测度上本文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动态测量出其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效率,保证对商业银行效率有一个综合客观的评价。
互联网金融诞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的结合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被美联储前格林斯潘称之为“新经济”,互联网金融深刻地改变着通信、经贸、零售、游戏、服务等行业经营模式,但由于金融监管环境和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不同的关系,互联网金融发展并未像在国内一样掀起一股风潮。互联网金融这一热词在国内的兴起源于2013年阿里巴巴推出的余额宝,但此时并没有形成对互联网金融统一的认识和定义。
蚂蚁花呗的钱怎么转到 首次提出互联网金融新概念的是于2012年担任投资有限公司副谢平,他在自己的研究报告《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中指出,信息科技产业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多产业领域形成冲击,尤其影响着当下的传统金融模式,资源的配置模式可能产生一种既不同于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运行模式也不同于借助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间接融资运行模式,即在互联网思维作用下的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 传统金融产业的发展需要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将互联网与金融产业融合产生的新兴金融服务模式具有成本低,应用市场广阔等优势,互联网对于金融产业的发展具有辅助性。
当前对互联网金融认识,狭义的概念是指互联网金融企业(多指非金融业的第三方机构)运用计算机等终端设备,在网络平台上为公众提供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的行为。广义的概念是指不局限于互联网金融企业,包括传统金融机构在内的所有金融市场参与者,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对现有的金融服务和产品进行改造和创新的金融活动都应纳入互联网金融的范围内。本文研究的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这其中既来自于同业者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业务创新的竞争也有来自于非金融行业机构通过掌控传统商业银行功能方式的冲击。因此,本文从广义和宏观视角层面研究互联网金融发展和作用。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的概述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作为新兴的商业模式,以“互联网+支付”、“互联网+”、“互联网+理财”三大主流模式作为渠道开展,同时随着的发展我国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也通过相关政策的出台不断地进行完善。其中互联网金融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与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
如今的互联网金融相比起过去已经不再以简单的网络业务形式开展,而是成为了网络技术与金融业务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同时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机构之间产品性质与服务的异性也在不断地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