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亚种有什么形态特征?

与安第斯亚种相区别的特征是较少裂片的叶子,小叶宽,一般为弓形与茎呈较大的角度,花冠经常是白色或浅色的。可在长日照条件和热带低海拔(500~2000m)地区短日照条件下结薯。Hawkes(1990)认为从安第斯亚种形成马铃薯亚种可能有两种情况:是印第安人部落从玻利维亚安第斯山区迁移时将安第斯亚种带到智利;第二是西班牙人在征服后将安第斯亚种带到欧洲,在与智利相似的气候和长日照条件下形成了典型的马铃薯亚种,作为人工选择的结果。这也曾经被San(1937,1949),Hawkes(1956b)和San、Hawkes(1949)所支持。马铃薯亚种起源于智利中南部的沿海地区,并仍在那些地区广泛种植。而且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育成了众多类型的新品种。植株形态见图12-32。

亚种植物有什么特征 亚种植物有些什么亚种植物有什么特征 亚种植物有些什么


亚种植物有什么特征 亚种植物有些什么


亚种植物有什么特征 亚种植物有些什么


亚种植物有什么特征 亚种植物有些什么


亚种植物有什么特征 亚种植物有些什么


亚种如何定义?它和种有什么区别?有举例.

种 species 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包含若干起源于共同祖先、形态和生物学特征极为相似的植物个体。(现代生物学认为是存在繁殖能力的)

按照生物分类单位层级(界门纲目科属种),每个单位还可以分出亚级或辅级,因而亚种是种的子级,是某一种内存在祖先(发生)异、形态异或生物学特征异的群落单元。

亚种的定义没有统一脚本,不过依据以上内容,可以作出如下概括:

亚种,种内存在发生特有特征(特性)、形态特征特性[或]个别生物学特性的群落单元。

在物种下面的一层,譬如:人是一个物种,那么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就是人的亚种了。

有如:汉语是一个种,那么普通话、方言等就是汉语的亚种。等等

虎是种的名称,而华南虎,东北虎等则是亚种.亚种之间没有隔离,而种之间有隔离,不能杂交.

亚种与变种的区别

1、产生条件不同

变种是与亲代(上一代)不同,产生异性变异,称为变种。在植物中,有些植株的性状与基本种不同,而以往是以花色(大部分的白花)、株形(垂樱)、叶形等某一性状的异来划分变种。

亚种是某个种的表型上相似种群的集群,栖息在该物种分布范围内的次级地理区,而且在分类学上和该种的其他种群不同。

2、划分不同

亚种是指某种生物分布在不同地区的种群,由于受所在地区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在形态构造或生理机能上发生某些变化,这个种群就称为某种生物一个亚种。

动物分类上存有轻视变种的倾向,动物的变种常有一部分被作为品种处理,在地理分布上不同的多作为亚种处理。

3、分类不同

亚种属种内类群,是指同种内由于地域、生态,或季节上的隔离而形成的形态特征性状上有明显区别的生物群体。为此,作为一个种,必须具有1,2条形态特征与原亚种相区别,

变种分类系统上设在种下的等级。在植物中,有些植株的性状与基本种不同,而以往是以花色(大部分的白花)、株形(垂樱)、叶形等某一性状的异来划分变种,但近,作为一个品种来考虑,则至少要有两三点异,并且占有不同的地理分布的类型才常作为变种来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马铃薯安第斯亚种的特征是什么?

马铃薯安第斯亚种的区别特征特性是植株较高,茎细,小叶多,叶狭窄,有叶柄,叶与茎着生呈锐角,只有在短日照条件下的高海拔(2000m以上)地区结薯。安第斯亚种是马铃薯亚种的祖先,是在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区由窄刀种的部分和全部形成。分布于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阿根廷西北部。在危地马拉和墨西哥也有零星分布。该亚种遗传变异类型较多,是丰富的基因库,能分离出多种抗源和优良品质特性的类型。Simmonds(1960)通过在长日照条件下进行了6次轮回选择形成了新型栽培种(Neo-tuberosum),已广泛用于选育适应长日照条件的马铃薯新品种。植株和块茎形态见图12-33。

图12-33安第斯亚种植株和块茎

1.主茎2.分枝3.展开的花冠4.展开的萼片5.雌蕊6.雄蕊

(引自Correll,1962)。

如何确定植物种以及种级之下亚种、变种、变型的分类等级?

种以下除亚种(Subspecies)外,还有变种(Varietas),变型(forma)的等级。

亚种:一般认为是一个种内的类群,在形态上多少有变异,并具有地理分布上、生态上或季节上的隔离,这样的类群即为亚种。属于同种内的两个亚种,不分布在同一地理分布区内。

变种:是一个种在形态上多少有变异,而变异比较稳定,它的分布范围(或地区)比亚种小得多,并与种内其他变种有共同的分布区。

变型:是一个种内有细小变异,如花冠或果的形态,毛被情况等,且无一定分布区的个体。

品种:只用于栽培植物的分类上,在野生植物中不使用品种这一名词,因为品种是人类在生产劳动中培养出来的产物,具有经济意义较大的变异,如色、香、味,形状、大小,植株高矮和产量等的不同,如香蕉苹果、京白梨。

种和亚种如何区分

1.同种生物不同亚种之间可以交配繁殖可育后代。作为判断的重要依据就是“隔离不完善”,各亚种间是可以繁殖后代的。

2.与同一种内的其他居群在地理分布上界线明显、形态特征上有一定异。也就是亚种的区分条件,有一定地理隔离,有一定形态异。

植物分类学上的亚种和品种是怎么回事?

亚种是某个种的表型上相似种群的集群,栖息在该物种分布范围内的次级地理区,而且在分类学上和该种的其他种群不同。是次于种的一个种级分类等级,为动物命名法规所承认的分类等级。 同种生物不同亚种之间可以交配繁殖可育后代。例如:黄种人与白种人。 亚种与同一种内的其他居群在地理分布上界线明显、形态特征上有一定异的居群。 亚种由于进一步的地理隔离导致隔离而发展成为新的物种。

品种指一个种内具有共同来源和特有一致性状的一群家养动物或栽培植物,其遗传性稳定,且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畜禽品种须有相当数量的个体和品系组成,以保证在品种内能够选优繁衍,而不致被迫近交(动物)。 品种按培育程度一般分为两类: ①原始品种。又称地方品种,或土种。是在粗放条件下经长期选育而成,高度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但生产力一般较,如蒙古羊、小粒红玉米等。

②育成品种,或称培育品种。是在集约条件下通过水平较高的育种措施培育而成,生产效益好,但要求较高的饲养、栽培条件,如大白猪、矮脚南特水稻等。此外,在家畜中还有所谓过渡品种,即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中间类型品种。

品种是动、植物的良种群体,是农牧业的生产资料。一个品种也是一个基因库。某些品种的特有性状往往可以在动、植物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如鸡的矮小性状过去被认为是不可取的,现在则被用来培育新的矮小型鸡。注意保持稀有的原始品种是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