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是几月几日什么时候 腊八节是什么时候
1、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初八。
腊八节是指农历的哪一天 腊八节真正纪念的是谁
腊八节是指农历的哪一天 腊八节真正纪念的是谁
腊八节是指农历的哪一天 腊八节真正纪念的是谁
2、据我国古载,“腊”本是一种祭礼,在商代,每年人们用猎获的禽兽举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其中尤以冬祀的规模也隆重,后来称之为“腊祭”,因此,人们也就将农历十二月称之为“腊月”,将举行冬祭的这一天称为“腊日”,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人们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并祈求丰收和吉祥,但并不喝腊八粥,至于在这一天喝腊八粥的习俗,还和有关呢!
3、据传,“腊八”这一天,是“成道日”,在得道成佛之前,曾遍游印度的名山大川,到处访问贤明。有一天他来到北印度的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的尼连河附近)时,由于又累又饿,终于昏倒在地。正好这时,一位牧女放牧来到这里,赶忙把自己身上带的午餐拿出来,用火加热后,一口一口地喂,牧女的午餐是用米熬成的粥,还有从山上采来的各种水果,这对于多日不见水米的来说,真是美味甘露。之后,他元气恢复,精神振奋,在尼连河里洗了个澡,然后在菩提树下静静的坐着沉思,于十二月初八得道成佛。从那以后,每当到了腊月初七这一天,寺院的僧侣都取清新的谷果,洗净器皿,终夜张罗,到天明时熬成熟粥用以供奉。
腊八是几月几日?
腊八是“三九”天,腊月是农历腊月初八也就是农历十二月八日。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在宫廷,、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节是指农历的哪一天
腊八节是农历十二月初八。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腊月)初八,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腊八节是盛大的节日之一。
自从传入,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腊八这天,各寺院举行,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
传说喝了这种粥以后,就可以得到的保佑,因此,腊八粥也叫“福寿粥”、“福德粥”、和“佛粥”。“腊八”本为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腊八节是几月几日
腊八节是几月几日
腊八节,俗称“腊八”,日期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古时我国一些地方有在腊月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也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十二月初八这天还是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盛大的节日之一。“腊八”一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称为“腊日”,本为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祭的对象,则是祖先以及五位家神。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
2 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
由来一,驱逐恶。传说上古时代有恶,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害怕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作祟。这些恶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由来二,腊八节也叫佛成道节,相传,释迦摩尼就是在这成佛的。原先在深山修行,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正准备放弃,正巧碰到一个牧羊女,送了他食物,他吃完盘腿坐在菩提下,在十二月初八这天终于悟道成佛。
由来三,腊八节是为了纪念岳飞,当年岳飞抗金于朱仙镇,正是寒冬腊月之际,缺衣少食,纷纷送粥救济,岳家军饱餐一顿千家粥,结果大胜,此日正是腊月初八。人们为了纪念岳飞,每到腊月初八就以杂粮豆果煮粥,终成为了民俗。
腊八节是哪天
腊八节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
腊八节,传统节日,俗称腊八。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节日的习俗是喝腊八粥。腊八是盛大的节日之一,这天是成道之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腊八一词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又称腊日,本为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在我国北方,有“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每到腊八节,北方地区忙着剥蒜制醋,泡腊八蒜,吃腊八面腊八粥。在南方腊八很少提,腊八节是典型的北方节日。
腊八节的习俗:
1、吃腊八粥是腊八节的重要习俗,“吃罢腊八粥,就把年来盼”。一碗寓意着富足、吉祥健康、万事周全的腊八粥不仅驱走了寒意,更蕴含了人们对新年的期盼与幸福的滋味。
2、泡腊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传统小吃。泡在醋中的蒜通体碧绿,如同翡翠碧玉,是腊八节必备的节日食俗。
3、腊八豆腐也是腊八节的食俗,在腊八前后,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久而久之,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腊八豆腐由大豆、辣椒、五香等原料经传统手工艺精制而成,有“素火腿”之称。
腊八节是农历几月几日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
腊八节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本为纪念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
腊八节节日饮食:
1、腊八粥。很多人都知道腊八节要喝粥,却不知道原因。传说,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创立的日子。信徒在拜佛时总会送米、面给寺庙,而僧人们会在腊八这天,将没吃完多出的米和面熬粥,施给人们。
流传至今,就变成腊八节要喝腊八粥的习俗了。传统的腊八粥由花生米、红豆、莲子、桂圆、红枣、蜜枣、白芸豆、白果、糯米、粳米等食材熬煮而成,放上少许白砂糖,味道香甜,口感软糯,老少皆宜。
2、腊八蒜。腊八蒜是传统的美食之一。按照习俗,华北地区到了腊八这一天,都会腌制腊八蒜。剥了皮的大蒜放到米醋里浸泡,泡到春节前夕,大蒜就会变得碧绿爽脆,吃起来酸甜,泡蒜的醋也多了微辣的味道。过年吃饺子的时候,搭配腊八蒜和醋,味道也增色不少。
3、腊八豆。腊八豆在湖南一带有数百年的历史了,用腊八豆制作的菜能体现湖南湘菜的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