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栽培技术

4、播种

小麦繁育与种植

麦子种植技术流程 麦子种植过程流程图麦子种植技术流程 麦子种植过程流程图


麦子种植技术流程 麦子种植过程流程图


麦子种植技术流程 麦子种植过程流程图


麦子种植技术流程 麦子种植过程流程图


主要内容是采用分期治理的方式,针对各生育阶段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和安全、经济、有效、简便的原则,采取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为基础,优先选用农业和生物措施,有选择的使用化学农,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等措施,限度减少化学农用量,保证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一、播前准备

1、肥料

依据是作物施肥指导意见。产量水平500~600公斤/亩:氮肥(N)14~16公斤/亩,磷肥(P2O5)7~9公斤/亩,钾肥(K2O)4~6公斤/亩。结合豫北和浚县土壤情况K不用在撒施(06年我做了此类课题,由于一直秸秆还田,K肥充足)底肥需(18N:46P)二铵50斤,追肥(46%)尿素50斤。

2、种子处理

辛硫磷+多菌灵或小麦种衣剂拌种,用量根据产品的说明来用。如用机械拌种,用辛硫磷+多菌灵效果、成本低,杀虫及防病理想。由于合作社没有机械,只用小麦种衣剂,全部人工来完成。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是人工完成必须注意种衣剂与水的比例与现场监督搅拌均匀,播种前一星期来做这个工作,要晾晒不能暴晒,种子充分吸收这些农,种子干燥即可。

3、深耕整地

整地要求:①深耕深度15~30厘米;②土地平坦;③上虚下实。注意事项:土壤板结或者由于地面过车太多,地面坚硬如石,需先深翻,然后旋耕,耙出来的地同样可以达到整地要求;如果土地深翻后晾晒时间过长表面出现白色大硬块,旋耕下,耙出来的地块依然漂亮。

播种期是寒露到霜降前。有一句谚语:“寒露播种最及时”。抢墒播种的话可以提前三四天。由于在浚县前年前期流转老土地有的就深耕过早,墒情不好,抢墒播种。去年就很顺利从寒露开始播种霜降前播种完。播种前一定调试机械,不然在地里太耽误时间。

二、冬前管理

1、冬灌水 日平均气温稳定3~4度,达到夜冻日消。墒情好或者苗弱不适合浇冬灌水。由于所在合作社浇水是大满灌需提前浇水,从11月份中旬开始浇水,半个月后正好浇完,这时正是开始夜冻日消的时间。如果地里有蚜虫必须浇冬灌水,这个情况比较特殊,前期温度异常高去年11月上旬发现麦苗根部有蚜虫发生,经过虫情调查50点有10点就发生蚜虫,采取的是五点取样法,二百亩地为一单位,打不理想都在土壤表层根部,只好浇冬灌水。

分蘖有两个高峰期:年前11月底至12月中下旬是分蘖盛期和2月底三月初。如果年前或年后调查一次即可,主要指导来年的水肥管理。采取五点取样,二百亩地为一单位,一米双行调查主茎的叶片数、分蘖头数,根系数(在这点里随机拿10个麦苗查根系数)。鹤壁小麦返青期2月15号,春节过后我做的调查,在这个返青期前两天开始调查,两个人用了四天。水肥适合时期:壮苗拔节期、弱苗返青期,旺苗拔节期后。

从返青起身期到抽雄这一阶段。

2、群体调查 三月底四月初在原有的点上继5、防治吸浆虫,在中蛹盛期亩用40%乳油100毫升加拌细土25公斤,拌均匀后撒入田中。当小麦抽穗扬花期多种病虫同时发生时,可将杀菌剂、杀虫剂混合一次性施。续调查看群体有多大,调查内容同上(苗情五点取样)

3、病虫害防治 四月初打有麦苗都已经拔节,全部人力背壶打,现场要监督,杀虫剂、乐果和杀菌剂叶面肥掺着打,粉剂和乳油搭配不会发生反应,农只要酸碱性一样就可以掺着。主要防治蚜虫和粘虫。叶面肥时期是后期5月后半月,考虑到费工只有掺到农里。

从抽雄开花到成熟这一阶段。

3、收获 籽粒形成分三个期:①乳熟期 籽粒有很多水分和糖分未转化成淀粉,籽粒一掐有股白色水;②蜡熟期 此期灌浆停止,小麦最适宜收获时间时期是蜡黄末期期,籽粒颜色呈坚硬,手捏不能成片状,九层熟十层收,此时收获产量;③完熟期 现在都是机械收割,老懒得晒粮食,麦穗头耷拉,成弯曲状。机械此时期开始收获,十层熟九层收。

4、测产 在原有的点上继续调查,这时需要调查内容是麦穗数,从中随机选出10个麦穗 ,然后乘以小麦品种的千粒重,以此算产量。

怎样种植小麦啊?

2、去杂 去杂工作分两次:①抽雄开花期②灌浆期。过高过低明显与群体不一样一定要拔掉,不能留在地里把它带到地边。去杂需考虑人工问题。本合作社有长工不需要考虑这块只是需要交待如何去杂,经常种地的老都懂得这些东西。

一、选用优良品种,实行区域化种植

(一)播种前

近几年,本地小麦品种多、乱、杂现象比较,影响了小麦产量的提高。因此,今年秋种,各地应在选好优良品种的前提下,实行区域化种植。强筋小麦应以济麦20、淄麦12、烟农19等为主;中筋小麦要以济麦19、莱州95021、山农664、泰山21号、邯6172、汶农5号、临麦2号、山农优麦3号等为主,种植泰山008等;旱地主要推广山农优麦2号、烟农19号、烟农18号、鲁麦21号等;稻茬麦和晚茬麦可选用适于晚播早熟的莱州95021、鲁麦21、鲁麦15、鲁麦20、金铎1号等。

1、水肥管理 按苗情标准执行浇水施肥时期,弱苗返青期,壮苗拔节期,旺苗拔节期后。由于合作社水利设施落后,土地面积大,不能按理论指导实践,从三月初开始浇水施肥,三月底结束。尿素一次全部撒施,亩用量50斤。

肥料是小麦增产的物质基础。近几年,受粮价偏低影响,农民对麦田投入减少,特别是有机肥用量不足,重氮肥轻磷肥忽视钾肥的现象比较普遍。再加上今年夏、秋两季雨水充足,秋季农作物收成好,地力。因此,今年秋种要增加肥料投入,特别要增施有机肥。一般要求高产田亩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中低产田0—3000公斤。高产田要控氮、稳磷、增钾、补中微,氮磷钾配比为1:0.6:0.5—0.7,并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补充硫、硅、钙、锌、硼、锰等中微量元素。一般亩施碳铵80—90公斤、过磷配钙50公斤、17—20公斤、微肥0.5—1.5公斤。有机肥、磷、钾肥和微肥全部底施,氮肥40%作基肥,60%作追肥。中产田要稳氮、增磷,适当施钾,氮磷配比为1:0.75。一般亩施碳铵60—8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10—15公斤,微肥0.5—1公斤。氮肥60—70%作基肥,其余追施。低产田要增氮增磷,氮磷比例为1:1。亩施碳铵50—6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可采用“一炮轰”施肥法。

2、把好播种质量关,确保一播全苗。墒情、播期、播量是影响小麦播种质量的三个关键因素,因此,要因地制宜,灵活掌握,把好播种质量关。一要足墒播种。小麦出苗的适宜土壤相对湿度为70—80%。二要适期播种。温度是决定小麦播种的主要因素。播种适期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8—14℃,冬前壮苗积温要求570—650℃。我市小麦适播期一般在9月下旬末—10月上旬。近几年,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和小麦主栽品种的改变,小麦适宜播种期应较以前推迟5—7天。三要适量播种。小麦的适宜播种量因品种、播期、地力水平等条件而定。四要精 细播种。无机播条件采用耧播或开沟播种的都要尽量浅播,均匀下种。

4、积极试验小麦垄作栽培技术。该项技术是在施足基肥、深耕耙透、精细整地的基 础上,按垄距60—80cm、垄宽30—40cm、垄高15—20cm要求起垄,把小麦种在垄上,每垄上 播2—3行小麦,小行距15—20cm,播量同畦播。这种栽培方式具有节水、省肥、抑病、抗 倒、改善品质、增产增效等优点,一般增产10%以上,并便于田间管理和麦田套种作业,有利 于套种作物幼苗健壮生长。

秋种结束后,各地要及早进行查苗补种和疏苗移栽,确保苗全、齐、匀、壮。

如何培育高产的小麦?运用什么方式呢?

冬小麦怎么种植 1、种植环境

首先应该选择优质的小麦种子,然后也应该及时的浇水施肥,选择肥沃的土壤,定期的喷洒一些农,及时的去除虫害,还需要注意温度的把控,应该控制在18℃左右做好排水和通风的工作,还需要注意种植的间距和密度,及时的松土,保证土壤的通透性。

规范播种种植技术:包括整地施肥、翻耕、秸秆还田和旋耕等步骤,而且等到麦田中都长出一层细细的嫩绿时,可以开始次施肥和浇水了,采取浇灌,施肥主要是使1、扩大机耕机耙面积,精细整地。近年来,我地大部分麦田耕层偏浅,一般不足15厘米,土壤板结,影响了小麦的根系发育和小麦产量。特别是今年降雨量大、土壤墒情好,给深耕松土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今年秋种,各地要充分发挥大中型农业机械的作用,尽量增加耕翻深度,努力扩大深耕面积。秋作物收获后要抓紧机械耕翻,蓄水保墒。要按规格作畦,畦的大小要根据水浇条件、地力和耙播机具灵活确定,一般大畦3米,中畦2米左右,小畦1.5米左右。同时,要大力推广间作套种技术,解决好其他作物与小麦争地的矛盾,稳定小麦种植面积。用尿素来进行促苗,可以直接撒肥,也可以缓和在水中进行浇灌。后期施肥可采取喷灌方式。还需要在种植前拌种,保证小麦的种植质量,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

在培育小麦的时候,就应该把它种植在田间,一定要加强水肥的管理,要选择多去浇水,运用管理保护的方式,必须要注意保护根部。

要注意温度,要注意合适的种植时间,一定要选择优质的品种,在培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及时浇水施肥,应该修剪枝叶,保证土壤肥力,注意种植温度,注意光照时间,一定要及时使用农和化肥。

可以提高小麦的施肥力度,注意对小麦的水肥管理。可以运用的方式就是,提高施肥的频率,提高水肥管理的频率,对小麦进行精准管控,增加小麦的光照时长。

小麦种植高产的方法

指禾谷类作物、二片叶完全展开、第三片叶抽出并刚展开的时期。三叶期时种子胚乳养分已基本耗尽,幼苗开始从土壤内吸收养分,所以又称“离乳期”、“断奶期”。小麦等的三叶期还标志着即将开始分蘖与长不定根,是采取措施促进幼苗健壮生长的重要时期。

小麦种植高产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3、合理播种

选择适宜的品种:选用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小麦品种,例如抗病性强、适应性好、耐旱、耐寒、高产等特性的品种,可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善于管理土壤:通过科学的土壤管理措施,如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湿润、加强耕作等,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精细化管理:合理安排灌溉、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等工作,并在生长期间对小麦进行适时的修剪和管理,可以保证小麦生长良好、不受病虫害的影响,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种植方式: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如密植、轮作等,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小麦产量。

应用现代技术:如遗传改良、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可以培育出更高产、更优质的小麦品种。

总之,小麦种植高产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三、春季管理,从品种选择、土壤管理、施肥、精细化管理、种植方式和技术应用等方面入手,全方位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小麦的栽培与管理方法 小麦种植技术与管理

在地下或者靠近地面处的茎基部发生分枝后,便代表小麦开始分蘖了。

1、种植时间二、增加肥料投入,配方施用化肥

小麦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在我国的华北地区一般是在冬季的十一月份左右播种,东北地区是在春季的三四月份播种。

2、选种整地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及土壤情况的种子进行种植。比如当地气候较冷,建议选择抗寒强的品种。整地时至少要深翻土层三十厘米左右,并且要将土块整细,将田间填平,然后撒上农家肥,再翻耕一次土地。肥料搅匀后,每隔一米到一米五起一条小沟,做好排水排灌的准备。

4、田间管理

5播期晚、长势弱的麦田,可通过,促进麦苗由弱转壮,扩大群体。、病害预防

小麦种植前最常见的病害就是小麦倒伏,一般会出现在小麦抽穗之后快要成熟的时期,在平时需要及时排除水分,并且正确的使用肥料和把握用量,还有种植密度。

在家里怎么种植小麦呢?

(三)苗期

自家的阳台上种上一些盆栽小麦,既给房间增加了生机而且营养物质也是很丰富的,还可以起到很好的清热解毒的效果。根据容器大小取小麦种子,放在瓶子里,用水清洗。将空壳、坏的种子挑出来,当种子吸收充足水分,长出白芽后就可以种了。备好苗盘铺上一层餐纸,用水淋湿,把种子均匀撒上,上下各放一个苗盘,铺上纸并且淋湿。催芽需要遮光,所以用苗盘盖上等到嫩芽长出来将近1厘米,就可以把上下盖着的苗盘撤掉,让小麦草自由生长。每天淋水保湿,让小吸收麦阳光,这样才能提高收成就可以收获榨新鲜的小麦汁了。

家里种植小麦方法:步,浸种:取不超过3两(用手抓大约3把)小麦种子,放在瓶子里,用水清洗。将空壳、坏的种子挑出来。加满水,浸泡8-10小时左右。夏天泡时间短,冬天浸泡时间长一些,到种子吸饱水份泡软,可以看到小麦种子的胚芽长出来。第二步:当种子吸收充足水分,长出白芽后就可以种了。第三步:催芽。准备苗盘。铺上一层餐纸,用水淋湿,把种子均匀撒上。上下各放一个苗盘,铺上纸并且淋湿。催芽需要遮光,所以用苗盘盖上。第四步:等到嫩芽长出来将近1厘米,就可以把上下盖着的苗盘撤掉,让小麦草自由生长。注意每天淋水保湿,可能需要一天2-3次。第五步:经常让小麦在阳光下面吸收阳光,这样才能提高收成。第六步:过10几天浇一次水,等到8月底就可以收获了。

家里种秸秆还田、旋耕播种,以及整地粗放等易透风跑墒的麦田,可采取、浇水等措施,踏实土壤,控旺转壮,保苗安全越冬。植小麦的方法如下:

1. 准备种子:选择适合你所在地区的种子,一般来说,适合北方种植的小麦种子是秋播的,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而南方种植的小麦种子一般是在春季或秋季种植。

3. 种植:在苗盘内铺上一层餐纸,用水淋湿,把种子均匀撒上。

4. 护理:把种有小麦的苗盘放在阳光下晒,但要注意不要晒太久,每天大概2-3个小时就可以了。

5. 施肥:当小麦长到一定高度时,需要给它施肥,促进其生2. 浸种:将种子放在温水中浸泡,夏天泡时间短,冬天浸泡时间长一些,到种子吸饱水份泡软,可以看到小麦种子的胚芽长出来。长。

6. 收割:当小麦成熟时,要及时收割,以保证产量和质量。

以上就是家里种植小麦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小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

合理施肥:小麦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特别是氮、磷、钾等。通过合理施肥,可以满足小麦的养分需要,提高产量。在施肥时应注意量化施肥,避免过度施肥导致营养浪费或者污染环境。

小麦种植技术

2、苗情调查

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适期适量播种、高质量整地播种,重视有机肥料,施足基肥、合理追肥,促苗健壮生长。

2、冬前及冬季管理

要因苗制宜、分类管理、培育壮苗,保苗安全越冬。

群体过大、长势过旺的麦田,可在冬前选择晴天午后进行、深中耕或化控,抑制麦苗过快生长,提高小麦的抗寒和抗倒能力。

小麦全蚀病、纹枯病发生的地块,及早进行喷防治。

3、麦田的春季管理(5适时收获返青——抽穗)

起身肥水要因地因苗合理施用,地有脱肥趋势的地块应早施,提高成穗率;高产田有旺长趋势的应不施或晚施,以免过早封垄而导致倒伏。

挑旗期是水分临界期,此期水肥供应充足,不仅能保花增粒,而且能积累较多的营养物质,对防止叶片早衰和提高灌浆强度都有良好的作用。

4、小麦籽粒的生长发育与后期管理:(抽穗—成熟)

合理浇水:浇水时间、次数视土壤墒情、质地而定。小麦在灌浆后期,将转入蜡熟阶段浇麦黄水,可防干热风,有风时不浇水,防止倒伏。

根外施肥:小麦灌浆初期和中期,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叶面喷施0.2~0.3的碧卡硅溶磷酸二氢钾溶液,防止早衰,并对预干热风有利。

适时收获,收后晾晒:蜡熟末期收获产量,即麦穗、穗下节和叶片全部变黄,茎杆尚有弹性,籽粒较坚硬,已呈现光泽。

小麦的种植简便过程

从播种到起身期这一阶段,可分为两个阶段:年前(从出苗到越冬)和年后(返青期到起身期)。

1选择良种

3、搞好播前种子处理。播前进行剂拌种或种子包衣,是防治小麦苗期病虫为害,确保 苗全、齐、匀、壮的有效措施。近几年,我市纹枯病发生普遍,并常与全蚀病、根腐病混合 发生,为害日趋。播种前可用2%立克秀按种子量的0.1—0.15%拌种;或20%粉锈宁乳油50 毫升,对水2—3公斤拌麦种50公斤。防治地下害虫可用40%乳油或35%甲基 乳油,按种子量0.2%拌种或用50%辛硫磷100毫升对水2—3公斤,拌麦种50公斤,堆闷2—3小 时播种。

选用品质优良、单株生产力高、抗逆性强、经济系数高、不早衰的良种,有利于实现千斤以上的产量目标。

2精细整地,平衡施肥

2.1精细整地

2.2做畦开沟

2.3平衡施肥

3适期适量播种

3.2适期播种

31、水肥 5月份需要及时浇水,合作社拥有的土地正在修路,以修路为主,种地为辅,墒情,5月中下旬老天下场及时雨,下透了,不用在浇地了。麦黄水必须在收获前15天浇完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墒情的土地不需要浇否则会贪青。.3播种量

4科学田间管理

4.1科学施肥与除草

4.2化学调控防倒伏

4.3抽穗及灌浆成熟期

冬小麦的种植和管理技术

旋耕适合沙性土壤或者抢播种。

种植冬小麦时,要选择地势平坦、光照充足的田地,并将小麦种子与除菌剂充分搅拌后,播撒在疏松的土壤中,播种后要向土面覆盖稻草等物品,为冬小麦保暖,在种子发芽后,要为冬小麦每周浇灌一次水分,保持土壤的湿润。

1、在全蚀病、纹枯病发生区,用2%立克秀按种子量的0.15%,2.5%适乐时或5%适乐丹或20%粉锈宁均按种子量的0.2%拌种。也可与40%乳油按种子量的0.2%混合拌种,兼治地下害虫。小麦黑穗病、秆黑粉病发生区,用2%立克秀或20%粉锈宁按种子量的0.15%-0.2%拌种。

冬小麦可以在每年的秋季十月份、十一月份进行播种,播种前要选择地势平坦、向阳通风且排灌方便的环境。而且小麦不宜重茬种植,选择前期作物为大豆、玉米的田地种植小麦,以免植株生长不良。

小麦的管理大致分为四块:一、播前准备;二、冬前管理;三、春季管理;四、后期管理

2、拌种处理

冬小麦在生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病害,为了提高种子的抗病性,栽种前要将颗粒饱满、生长健康的麦种浸泡在稀释的或多菌灵剂中,使麦种表面裹满剂,然后将其捞出晾干。

3、播种方法

播种冬小麦时,要将土壤全部翻松,然后将拌种后的种子撒入土壤中,并覆盖细土即可,播种完成后可以向田地中浇灌一次清水,浸湿全部的土壤。如果环境温度较低,应该向土面覆盖稻草保暖。

4、后期管理

冬小麦的需水量小,在苗期要每周浇灌一次水分,维持幼苗的生长,在小麦进入生长期后,则应该每周浇灌两次清水,保持土壤微湿,但遇到多雨天气时,要及时为小麦疏通排水沟,避免土壤中积攒水分。

小麦种植的六个过程图

2、防治麦红蜘蛛,以农业措施为主,结合麦田浇水振落,无水浇条件地区,可喷施三氯杀螨醇。

小麦种植的六个过程: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

3.1种子处理

1、出苗期

当50%的麦苗都长出片真叶,且露出地面2-3cm的时候,便代表小麦进入了出苗期。

2、三叶期

3、分蘖期

4、越冬期

在冬天前,当平均气温稳定下降至0℃以下后,麦苗便开始停止生长,这个阶段便是越冬期。

当春季日均气温达到3℃之后,麦苗新生的分蘖以及根叶开始生长,叶色为鲜绿色,若出现了这种情况便代表小麦进入了返青期。

6、起身期5、返青期

麦苗从呈匍匐状改为直立生长,主茎叶的叶鞘拉长,基部的节伸长0.2cm左右,却未伸出地面,若麦苗出现了这个情况便代表它进入了起身期。

麦子怎么种植

13、病虫害防治 从返青期到起身期是防治病虫的时机,今年特殊,天气干燥,经过调查病虫害结合农业局病虫情测报决定不打农。除草剂采用机械喷洒,从起身期开始2月25号开始打除草剂,3月20前必须结束。选用都是复配的除草剂,这样除草范围广。除草剂需注意事项:小麦拔节后是不能打除草剂,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播种期管理

小麦底肥。底肥能保证小麦苗期生长对养分的需要,促进早生快发,使麦苗在冬前长出足够的健壮分蘖和强大的根系,并为春后生长打下基础。底肥应三、提高播种质量,确保一播全苗占施肥总量的60-70%为宜。底肥应以有机肥料为主,适量配合施用氮、磷、钾等化肥。

小麦返青期追肥。追肥要看苗追施,对于冬前每亩总茎数达100万以上的旺苗,由于分蘖太多,叶色深绿,叶片肥大,返青肥应以磷、钾肥为主,不要再追施氮肥。可以施里贝里宴沃“粉剂磷酸二氢钾”,对壮秆防倒伏有好处。对于冬前每亩总茎数已达70-100万的壮苗,应以巩固冬前分蘖为主,适当控制春季分蘖,以减少无效分蘖,追肥可在2月底至3月底,每亩施碳铵7.5-10公斤。保水保肥力强的稻茬麦,可适当早施。

拔节、孕穗肥应该看苗巧施。对小麦生长不良、苗弱偏小的群体,应早施拔节肥,提高分蘖成穗率,力争穗多、穗大。追肥量可占总施肥量10-15%,每亩可用尿素3-4公斤沟施或穴施。对于生长健壮的麦苗, 由于群体适宜,穗数一般有保证,主要应攻大穗,拔节期应适当控制肥水,防止倒伏,待叶色自然褪淡,节间定长,第二节间迅速伸长时,再水、肥并进,以保花增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