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有哪些?

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有:《古诗两首》、《宿新市徐公店》、《望庐山瀑布》、《绝句》、《咏柳》。

《古诗二首》_《古诗二首》村居诗意《古诗二首》_《古诗二首》村居诗意


《古诗二首》_《古诗二首》村居诗意


《古诗二首》_《古诗二首》村居诗意


《古诗二首》_《古诗二首》村居诗意


一、《古诗两首》唐代诗人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话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二、《宿新市徐公店》南宋诗人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白话文: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边的树上花已凋落,而新叶却刚刚长出没有形成树阴。

一个孩子奔跑着追捕一只黄蝴蝶,可蝴蝶飞到菜花丛中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三、《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话文:

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

仿佛三千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四、《绝句》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白话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间鸣叫,一行白鹭向湛蓝的高空里飞翔。

西岭雪山的景色仿佛嵌在窗里,往来东吴的航船就停泊在门旁。

五、《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白话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古诗二首》生字组词

《古诗二首》生字组词如下:

1、危楼:高耸的楼房。

2、星辰:星的总称。

3、敕勒川:敕勒族祖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古一带。

4、阴山:在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5、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6、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7、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古诗二首原文: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赏析

两首诗都以春天为题材,《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春天的美好景象和孩子放学后悠闲自在地放风筝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物的赞美,和对童年快乐生活的向往。《咏柳》通过对早春二月柳树的描写,表现了春天到来,万物复苏,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生机勃勃的美好景物的喜欢。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 #教案# 导语】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安排的是两首古诗,分别是唐朝诗人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和唐朝诗人李白写的《望庐山瀑布》。两首古诗都用凝炼精妙的语言描写了祖国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意境深远,极具画面感。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课文原文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篇二】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登鹳雀楼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提示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的高楼,叫鹳雀楼。(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

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登”字。

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毁,但是这首诗,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范读课文

三、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本课要求掌握和要求认识的字,读准每个字音。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

楼入穷目更层

登鹳雀依

2.朗读课文。(指名朗读,齐读)

五、了解课文大意,指导朗读

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读诗句: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教师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

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三、四行。

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己说,我应该再上一层楼。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指名读: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5.朗读课文。以不同形式反复练读。

六、识字、写字指导

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

穷:上边是穴宝盖儿,写法与宝盖不同。

目:比“日”多一横。

更:笔横较短,是间为扁“日”,第六笔长撇顶在横中,直穿“日”后撇向左下方,捺起笔在“日”的左下方,撇捺要平衡。

层:外面是“尸字头,里面是“云”字。

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一笔是捺,“女”笔是撇点,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

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八、复习生字,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包括要认识的字)。

2.练习背诵。

以个人、小组、全班等形式练习背诵。

3.完成课后练习3。

【篇三】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内容,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2、学会诗中的生字新词。

3、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式导入:

1、请同学们背一首你最喜欢的古诗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二、检查预习:

1、学生交流所了解的李白。

2、李白是怎样描写庐山瀑布的?

3、出示,老师也来做一回诗人,请同学们告诉我,应该站在哪儿来给大家吟诵这首诗呢?("望""遥"说明诗人是站在远处观察瀑布的。)

通过老师的吟诵,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纲:

(1)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生、遥、川、疑、飞。

(2)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首诗。

(3)通过自学,你又产生了什么问题?

2、学生自学。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四、师生共同学诗:

(一)请同学们自由读诗,交流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学生谈到哪句,交流哪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

(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诗中哪个词是"升起"的意思?

(3)"红日、高山、紫雾"诗人用寥寥几个字,就把我们带入了如诗如画的境界,你能把它读得那么美吗?

(4)学生有感情到朗读。

遥看瀑布挂前川:

(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理解:川,河流。

(3)指导朗读:读出瀑布的气势。

飞流直下三千尺:

(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学生体会"飞流""直下"。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疑是银河落九天:

(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重点理解:疑,体会李白诗的风格。

(3)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二)学生质疑:

1、"生"为什么不用"升"?

(1)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2)生,产生而后升起。

2、"挂",谁能把瀑布挂在山川前面?

(1)学生交流。

(2)老师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五、指导朗读。

(1)此时,你就是大诗人李白,你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景象:万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瀑布飞腾奔涌,倾泻直下,你想怎样吟诵这首诗?(学生根据自己的习惯或坐或立,也可以加动作,有感情地读诗。)

(2)配乐朗读。

六、学习李白的另一首诗《秋浦歌》。

七、拓展延伸。

(一)学生汇报自己所知道的李白的其它诗。(学生自备投影片,把诗中的内容讲给大家听。)

(二)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诗背下了。

八、作业:

(1)把今天学到的诗写在读书笔记上。

(2)请你用一段文字描述庐山瀑布的美丽景色。

古诗二首的意思古诗二首的注释是什么

1、夜宿山寺

李白〔唐代〕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意思:

山上寺院好似有百丈之高,站在上边仿佛都能摘下星辰。

不敢高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2)注释:

宿:住,过夜。

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语:说话。

恐:唯恐,害怕。惊:惊动。

2、敕勒歌、

乐府诗集〔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古诗意思:

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2)注释:

《敕勒歌》: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笼盖四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同“现”,显露。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古诗二首?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古诗二首》中,《绝句》是唐代“诗圣”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一首风景诗,全诗如一幅美丽的风俗画。我在此整理了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古诗二首》,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古诗二首》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古诗二首》之《绝句》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三个生字,认读五个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这首诗的内容,感受春天的美丽。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泥融飞燕子”。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生字卡片。

2.课前让学生蒐集描写春天的诗句,读一读,背一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春天,去欣赏春天的美丽景色。

1师:从古至今,人们都在赞美春天。画家画出了一幅幅美丽的春景图,音乐家奏出了一支支优美的乐曲,诗人写出了一首首赞美春天的诗歌。老师听说你们会背很多古诗,那有没有赞美春天的诗呀?谁愿意背给大家听?学生背《草》、《咏柳》、《春晓》、《江南好》、《村居》

2随机布置作业:像这样描写春天的古诗还有很多很多,你们回去以后,还可以再蒐集一些,背一背。

2.配乐诗朗诵《绝句》:

二.初读感知:

1.你们觉得这首诗写得怎么样?你们知道是谁写的吗?这就是唐朝大诗人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绝句杜甫

2.介绍杜甫:你们了解杜甫吗?想知道更多吗?生:杜甫是我国唐朝的伟大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圣”。他一生写了很多诗,储存到现在的有1400多首。《绝句》便是其中的一首。自己再读读。

师导:杜甫真了不起呀,被人们称为“诗圣”,是诗中的圣手,他写的诗又多又好。《绝句》便是其中的一首。想读读吗?那就大声地读吧。多读几遍,直到读通顺为止。

3.学习生字:

1为了更好的学习这首古诗,我们先来认识几个生字朋友。

2读生字卡片:快看,调皮的生字朋友跑这来了,快叫叫它们的名字吧。

3记字形绝、句:你怎么记住他们的样子呢?结构记、用“色”记等,记“句”字,可用勺、包记,注意笔顺的变化书空

4指导书写:记住了这两个生字朋友的样子,你们想不想把它写漂亮啊?你们觉得哪个字不好写?

老师范写一个,学生描一个写两个。句:口要写在撇的下边。

4.读词语:这里还有一些词语朋友呢。谁能当小老师领着大家念?

课件:迟日泥融沙暖鸳鸯你们见过鸳鸯吗?课件出示。喜欢吗?觉得怎么样?那咱们再读读。看图后再读鸳鸯,注意指导读好轻声

5.这些字词朋友又回到诗里面去了,你们还能叫对它们的名字吗?看看谁能读正确读流利。

6.指读:读诗还要注意节奏,谁能像古人吟诗那样读哇?

7.同桌互读:比比谁读得好。

三.细读感悟诗意:

1.默读这首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打个小问号。

2.同桌交流:把读懂的跟小伙伴说说,听听对方的意见;没有读懂的也可以虚心向你的小伙伴请教;如果小伙伴也帮不了你,那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

3.全班交流,老师点拨,并指导朗读。

师:你都读懂了什么?请你跟大家谈谈。

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1生汇报。师:有不懂的吗?江山:河流和大山,泛指祖国

2质疑:“迟日”指的是什么?学生探究:谁知道?那我们一起来问问小博士吧。指导口语交际:我们应该怎么向小博士请教,小博士才愿意告诉我们呀?学生问小博士答:《诗经》中有“春日迟迟”的诗句,所以后人以“迟日”指春天的太阳。

师:现在你们知道“迟日”指什么了吗?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3观察插图:这两句诗都描写了哪些景象呀?太阳、大山、河流、花草、春风:你从哪看出风来了?

师小结:温暖的太阳、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五颜六色的野花、绿油油的小草、柔柔的春风,多美呀!

师导:春风花草香,你能从画中感受到柔柔的春风吗?花草弯腰花草散发出阵阵芳香,看不见也摸不著,怎么才能让看画的人感受到呢?蝴蝶、蜜蜂

4课件欣赏:多美的春天呀!想不想亲眼去看看?放课件:师叙述,温暖的太阳照着大地,春风轻轻地吹着,花草散发著芳香,勤劳的小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美丽的小蝴蝶在花丛中跳起了优美的舞蹈。祖国的山河多美丽呀!

5指导朗读:面对这么美丽的景色,我禁不住要高声赞美春天了。自由读、评读。

师导:你们还读懂什么了?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生汇报。师:有不懂的吗?

2“融”什么意思?

小燕子来回地飞著,在干什么呢?玩、报告春天、啄春泥

师:也有的小燕子在衔融化的泥土筑巢呢。想看看吗?

3欣赏课件:冰冻的河泥早已融化了,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一对对美丽的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睡着了。

4指导朗读:该怎么读哇?自己练练,可以加上动作。评读。

4.把整首诗练习读读,试着背背,练好了,老师还给你配上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画面呢。

练好了,谁先来,要像古人吟诗那样抑扬顿挫?指读、背诵。

5.改写:

杜甫用这首诗来赞美美丽的春天,你也能用你自己的话来赞美诗中所描绘的这种美景吗?自己说、指名说

老师总结:春天到了,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祖国的山河多么美丽啊!春风轻轻地吹着,花草散发著芳香。冰冻的河泥早已融化了,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一对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安静地睡觉。

6.让我们再来吟诵一遍这首诗吧。

7.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甜甜地睡着了。让我们轻轻地把书合上,千万不要打扰它,就让它在甜甜的梦中去感受美丽的春天吧。

板书设计:

绝句

江山、花草、燕子、鸳鸯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古诗二首》之《村居》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感情。

2、背《村居》。

3、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4、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直接汇入

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再随著作者去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吧。还想读读吗?

二、配乐朗读,进一步感悟诗歌内容

1、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眼想象。

2、你还看见春天是什么样的?感受怎样?

3、带着你的感受,再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

三、读、背古诗《村居》

春天多美呀!今天老师带来一首诗,让大家欣赏一下,出示古诗《村居》。

1、图文结合,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2、读一读,背一背。

四、指导学生写字。

五、布置作业

1、完成同步。

2、预习《理想的翅膀》

六、板书:

村居

草 莺 柳 水 纸鸢

有声有色 有动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