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种植平菇技术

(3)处理方法

1、场地选择

大棚种植蘑菇时间多久 种蘑菇的大棚还适合种什么大棚种植蘑菇时间多久 种蘑菇的大棚还适合种什么


大棚种植蘑菇时间多久 种蘑菇的大棚还适合种什么


大棚种植蘑菇时间多久 种蘑菇的大棚还适合种什么


五、翻格及播种待料温降至28℃及时翻格,料厚18~20厘米,上层可稍薄些,整平床面。用麦粒种撒播,用种量1瓶/平方米,轻拍让菌种与料充分接触,两边靠门口的地方盖上湿报纸。

(1)平菇一般生长在排水性好、背风向阳的平坦地区,如靠近水源的山地和林间空地都是平菇非常喜欢的生长环境。

(2)平菇喜阳但怕晒,所以就种在能够挡阳遮阴的地方。

(3)室内、大棚或野外露天种植平菇时,地势都不宜过于干燥,建造养菇场都尽量不要选择动性大、不保湿的地方,尤其是水土流失的山坡地带,相反地势低的地方水量过多也不利于平菇生长。

(4)大棚或暖棚的方向应选择东西走向,按照床架宽1.2m、层架距离45cm-55cm、走道宽65cm-70cm的要求进行搭建。

确定场地后进行打扫,有条件的可以把土地深翻,使用床架种植平菇的要先完成搭建,然后在播种前两天封闭种植地,进行灭菌处理,用10ml/m3甲醛和7g混合或15g-20g/m3气蒸一天到两天,其间要适量喷水,才能达到效果,进料前要先将密闭的空间打开通风透气,排出有毒气体。

3、原料选择及处理

(1)原料选择

平菇的原料来源有稻草、锯木屑、酒糟、玉米秸、树叶、废纸、玉米芯、豆秸、棉籽皮、废棉、农作物秸杆和工副业的下脚料等,选择非常多样。选择原料尽量不要用发霉变质的,就算是隔年存放的也需在阳光下充分曝晒两到三天才能使用,选用新鲜的原料才能种植出高品质的好平菇。东北地区以玉米芯为原料种植出来的平菇,不仅产量和品质都,而且成本低,其次是木屑和豆秸。山东、河南等地种植的平菇大多以棉籽壳为原料,平均产量高于整个东北地区,因此因地制宜才能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2)原料处理

需要先对原料做加工处理才能进行拌料,如玉米芯需粉碎成颗粒状,保持在豌豆大小即可,另外豆秸、玉米秸、稻草等直接拿镰刀铡成6cm-8cm的小段,锯木屑、酒糟等可以直接拌料。豆秸、玉米秸:在1.5%的石灰水中充分浸泡15-20分钟,用容器打捞出来堆在一起,持续闷12-24小时,等待期间适量浇水,等到豆秸、玉米秸吃透水就可以进行拌料了。稻草:在2%的石灰水中充分浸泡12-24小时,容器打捞出来再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持ph值处于7.5-8之间,含水率于60%-65%,控水量以双手捧握不滴水为标准即可作拌料使用。

4、配方选择及播种方法

(1)配方选择

合适的培养基配方须根据平菇对营养的需求进行合理配比,即节省了原料,又利用了培养基中的养分。

(2)播种方法

首先铺一层2cm河沙,适量喷一次2%的。然后做60cm-80cm宽的菌床,撒上五分之一菌种,中间略多。接着铺5cm厚的培养料,根据二层料三层菌种或三层料四层菌种的比例,铺5cm-20cm为宜,适当培养料,使其中部高,左右两边低,再铺一层塑料布,用沙土把周围压严实,盖好遮荫物。不管采取哪种栽培方法,都需要在周围多撒种,防治杂菌被污染。另外要严格掌握菌种的水份、酸碱度配比,关乎到平菇终的产量。

5、菌种选择及处理

(1)菌种选择

菌种种类:早春选用中温、中高温型菌种如侬新1号、新平1012、九华1、灰平等,夏季选用凤尾菇、榆黄蘑、HP1等,秋冬选用澳黑、A2、美味5.39、德国2号、姬菇等。

菌种质量:菌丝颜色洁白、茂密健壮、上下连体、且上表面长出绒毛、不干不缩、没有积水、带有少量子实体原基、瓶内挖出不松散则可以判断为优良菌种。菌丝纤细发黄、稀疏瘦弱、干缩、有积水和大量子实体原基,这样的菌种一般已经老化不能使用;甚至瓶内出现黄、绿、灰等杂色菌落,可以判断菌种已被污染,也不能使用。

菌种质量或将污染的菌种大规模种植,会导致杂菌蔓延,产量大幅下降损失惨重。所以,菌种应该及时进行播种,如果一定要存放的,为了避免阳光照射或阴雨天受潮,从而导致菌种污染变质,可以放置在温度凉爽的储存室妥善保管。

准备好0.2%的以及盆、塑料布、镊子等工具,开始挖菌种。挑选合适的菌种放在台板上,用0.2%的来苏尔溶液清洗外瓶壁及封口,打开封口后表面菌皮丢弃不用,剩下的挖成豌豆大小的菌种块,如果是塑料袋装菌种要用0.2%来苏尔洗净后掰碎,挖完菌种覆盖一层报纸,即可播种。另外,场地尽量减少人员出入,不能风吹日晒,不能沾水,以防杂菌感染。

日光温室大棚种平菇通风多久

栽培蘑菇的蔬菜大棚长以15~20米,管棚塑料膜上盖双层草帘遮光,棚内床架可设2床3走道,床宽1.6米,中间走道1米,两边走道0.9米,搭3层,面积在144~192平方米。也可设3床2走道,中间床宽1.8米,可搭3层,两边床宽1.1米,走道1长,可搭2层,面积147~196平方米。

楼主应该是北方人吧,北方发菌期间冬季是以升温保温为主,通风个人以为在两小时左右,出菇期可延长通风时间,温度高通风加大,温度低可减少通风,一般为了菇更黑更厚,白天温度不超过20度为亦。个人观点。

养料的主要成分是家畜粪便、麦草、麸皮、稻草、玉米杆等,一般在七月份进行养料堆制,需要将粪便晒干、其他的材料需要切断,混合适量的石膏,用水或尿浸透,再按照一层草料一层粪便的堆起来进行发酵,每隔3-4天翻一次堆,半个月后就制作完成。

蘑菇的种植技术

1、菇房准备

2、养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人工种植蘑菇大部分都是利用大棚来进行,相比在室内养殖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价值。那大棚种植蘑菇技术是怎样的呢?料堆制

3、接种覆土

采用的穴播的方式进行接种,每株的间隔是10cm左右,接种之后需要保持养料的湿度,并且要增加菇房的通透性,将细肥土均匀的覆盖在养料上面,即可等待发菌。

4、出菇管理

重要的就是水分管理和温度管理,要保持养料的湿度,在出菇初期湿度一般在70%左右,后期慢慢的恢复到805、出菇管理%-90%左右即可,浇水要遵循少量勤浇的原则,出菇房在发菌期间的温度保持在10-18度,出菇期将温度调高到20-28度,这样可以加快出菇的速度,等到蘑菇长到一定大小,就可以进行采收。

种植蘑菇什么时候才能长出来 种植蘑菇何时能长出来

1、从播种到出菇大约二、三十天,香菇的时间较长些(两、三个月左右)。

2、不同的蘑菇品种生长周期是不同的,例如草菇20-30天就是一个周期,平菇4个月左右,香菇则需要6-7个月左右。

3、蘑菇生长周期为60天左右。不同品种的蘑菇其生长周期也不同,一般的品种大都在3-4个月左右,草菇的生长周期为一个月左右,而香菇则需要6个月左右。

4、不同的蘑菇生长周期不一样。蘑菇其生长周期3-4个月左右,草菇的生长周期为一个月左右,而香菇则需要6个月左右。

5、蘑菇的生长周菇房一般会选在地势较高的地方,通透性好,大棚要选用散射光材质的,地面需要用水泥修葺,这样方(3)第三天便冲洗,在菇房内要设好菇床,可木制、可铁制、还可砖砌,可以增强通透性。期是20~30天左右。

蘑菇怎么养啊?

蘑菇的高度已经超过盒子,其菌盖洁白如玉,吹弹可破,一些大蘑菇附近还长出了比较小的个体。

一、春栽食用菌的接种3月是春栽食用菌的接种期,又是子实体生长的适宜期。适于3月接种的食用菌有香菇、平菇、黄背木耳、银耳、猴头菇、灰树花、姬松茸、大球盖菇、茶薪菇等。一般采用袋栽或床栽,自然发菌,4~6月出菇。

二、秋栽菇类的春季出菇管理 去年秋天或冬天袋栽的香菇、平菇、金针菇及其他菇类,随着气温的回升,菌丝(5)第五天也逐渐恢复生长,菌袋开始进入黄金出菇季节,但菌袋内水分已不足。因此,补足水分,加强通气是春季出菇管理的重点工作。菌袋补水多采用浸水或淋水。补水后的菌袋,稍晾干,待表面无水时,放回菇房管理出菇,待菇蕾形成后,适时洒水,将菇房空气湿度提高为85%~90%,同时加强通气,为子实体生长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

四、椴木点菌 当前栽培仍以椴木栽培为主要方式。我省点菌(也叫接种)时间在3~4月,在此期间宜早不宜迟。点菌应在晴天或阴天无风天气进行,应边打孔,边点菌,边封口。点菌提倡合理密植,每根椴木上打4排接种孔,行距3~5厘米,孔距8~10厘米,接种孔直径在1.2~1.5厘米,深度1.5~2厘米。将耳木以顺码式或“井”字形堆叠至1米高,上盖草帘进行堆积发菌。每7~10天翻堆1次,发菌约1个月,当接种孔周围有白色菌出现后,便可散堆排场。

大棚种植蘑菇技术

2、场地处理

种植蘑(4)第四天菇的大棚要选用散射光材质,地面需用水泥修葺,随后堆制养料,接着是对菇房和养料进行消毒杀菌。接种时,采用穴播的方式,株距为10厘米。接种后,覆盖细肥土,保持养料的湿度,增加菇房的通透性,等待出菇。出菇后加强水分和温度管理即可。

种蘑菇怎么种植方法

(2)菌种储存

一、准备菇房 种植蘑菇的时候要提前准备好菇房,通常选地势平坦、空阔、地势高的地方建造,大棚要选散光材质,地面要用水泥修缮。菇房内还要设好菇床,可用木制的、也可用砖砌。此外,还要准备窗户或者卷帘。

(4)第四天

二、堆制养料 养料的主要成分是麸皮、稻草、家畜粪便、玉米杆等,通常在7月份前后堆制养料。先将粪便晒干,并将其他的养料切断,混合适量的石膏用水浸透,然后按照一层养料一层粪便堆积起来进行发酵,隔三四天翻一次,大概半月左右就行了。

三、消毒杀菌 要对菇房进行的杀菌消毒,将养料搬入菇房内,菇床铺好,将门窗关闭,室内控温在60度左右,三小时后降温到50度,维持一周左右,让养料发酵。发酵期间还可对养料消毒,促使养料留下来的都是有益的微生物,这样才可促使蘑菇更好的生长。

四、接种覆土 等养料降温到25度的时候就可进行蘑菇接种了。先将养料放在菇床上整平,厚度大概在15厘米左右。接种的时候按照穴播的方法,每株间隔10厘米。若是想要发菌速度更快,可尽量播的更密一些。接种后还要保持养料的湿度,增加菇房的通透性。把细肥土铺放在养料上,等待发酵即可。

五、出菇管理 出菇期的管理非常重要,尤其是水分和温度管理。出菇初期湿度要维持在70%左右,后期在恢复到80%-90%之间,加水要按照少量勤浇的方法进行。此外,发菌期间温度要稳定在10-18度之间,出菇期控温在20-26度之间,这样便可加快出菇速度,等蘑菇长到一定大小即可进行采收。

怎样种植大棚蘑菇

(3)大棚的顶部用竹竿架牢,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再加盖草帘。投料前3-5天向棚内灌足水,待水分下渗后撒一层石灰,每平方米面积的用量为1公斤。

经常食用蘑菇能很好地促进人体对其他食物营养的吸收。春季养生很适合吃蘑菇补充身体营养。那怎样种植大棚蘑菇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种植大棚蘑菇的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种植大棚蘑菇的方法

一、大棚结构及床架设置栽培蘑菇的蔬菜大棚长以15~20米。

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蘑菇作方便,大棚走道宽,进料可用翻斗车作;层数不高,凋水不用爬高爬低,简化了作工序,减轻了劳动强度。并且,大棚保温性籽,秋菇结束迟,冬季可少量出菇,春菇出得早,易获得蘑菇高产,每平方米产量可达9公斤以上,亩收入达万元左右。

二、生产时间安排

因温室大棚前期温度高,整个栽培期应比常规推迟1~2周,如苏南地区以8月底9月初堆料为宜。

三、培养料配方

配方一:稻草1800~2000公斤,菜饼120公斤,尿素3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石灰40~50公斤,石膏粉75公斤;

配方二:稻草1750~2000公斤,干鸡粪750~900公斤,尿素15公斤,菜饼75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氨水50公斤,石灰30~40公斤,石膏粉75公斤。

四、堆料发酵

(1)室外前发酵。建堆前2天,将稻草切成2段,进行预湿,边翻边浇水,稻草堆积不宜太厚,中间、下部要湿透。建堆前3~4天,将配方中的料(除石灰、尿素)进行顶堆,湿度控制在55%左右,中间翻1次堆。建堆前1天,在混合料上喷0.5%敌敌畏液,然后覆膜12~24小时。建堆按常规,翻堆间隔时间按5、4、3天进行,翻堆时加入尿素、石灰。含水量掌握在65%~70%,pH值7.5~8。

(2)室内后发酵。把料抖松后,用翻斗车搬运至床架上(架底层不放),用煤炉或柴油桶蒸汽炉加温,当料温升到60~62℃,保持6~8小时;适当通气,待料温降至48~52℃时维持4~5天。后发酵结束,料呈深咖啡色,很柔软,稻草有弹性,手捏不粘手,无氨味,有较浓香味.并有大量放线菌产生,料含水量在65%,pH值7.2~7.5。

六、播后管理及覆土播种后调节好棚内空气与湿度。如棚内温度超过28~30℃,应加强通风换气,白天背风,夜间将门全部打开。7~10天菌丝基本封面,此后可加大通风,昼夜开门。一般播后20天菌丝发到底。覆土材料为砻糠混合土,覆土前10天,每111平方米准备3500~4000公斤泥,泥糠比例1∶24,干砻糠100~170公斤、石灰50公斤。按比例把砻糠、石灰撒在空地上,然后用中型拖拉机打碎,颗粒比大豆大一点,过筛,堆垄后用甲醛消毒。覆土厚3.5~4厘米,覆好后随即喷水调湿至饱和状态。

七、秋菇管理

覆土水调好后,关门吊菌丝,菇房温度控制在20~22℃,适当通风换气。覆土后6~7天,部分菌丝开始露出土层,此时三、越冬菌床的出菇管理去年秋季栽培的鸡腿菇、双孢菇、姬松茸和茶薪菇菌床,当春季气温回升,菌丝开始生长后,要及时进行菌床管理。首先用细土填补凹坑,整平床面,然后采用轻喷勤喷的补水方法补足菌床水分,即每天喷雾状水5~7次,连续喷3~4天,使覆土层的含水量保持在18%~20%。补水后菇房要定时通气,促使菌丝生长并扭结成子实体原基。待菇蕾形成后,提高菇房湿度,加大通气量,直到采收。覆1层大豆大的土粒,厚1厘米。当土层内菌丝长足长好即可喷结菇重水,每天喷2次,每次约0.9公斤/平方米,连续喷2~3天。当菌丝扭结成原基并长至大豆大小时,喷出菇水,一般喷5.4公斤/平方米,分3~4次喷完。喷水在早晚进行,保证空气湿度85%~90%,辅以通风换气,过2~3天就可采菇。一潮菇采收结束后,及时清理床面,同时增大菇房通气量,排除废气,加快转潮,待子实体大豆大小时再喷水。喷水原则是:菇多多喷,菇少少喷,秋菇前期多喷,后期少喷。三潮菇后可合理追肥,增加覆土层的养分。

八、越冬及春菇管理蔬菜大棚

冬季棚内气温较常规高2~3℃,如果在草帘外加覆1层新农膜,则温度要提高3~5℃,故要加强通风,适量补水,一般7天喷1次水,每次0.9~1.35公斤/平方米。冬季会有少量蘑菇长出,要根据温度变化,抓住机会出菇,在适宜出菇温度下,用水可加大。气温在0℃以下时不喷水。春菇管理要根据气候条件,一般要比常规提早15天左右。做好菇房内温、水、气的调节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春菇期间,气温从低到高,故调水由少到多,通风换气也由小到大。

大棚蘑菇栽培技术

大棚蘑菇的栽培管理:

1、室外前发酵:建堆前2天,将稻草切成2段,进行预湿,边翻边浇水,稻草堆积不宜太厚,中间、下部要湿透。建堆前3~4天,将配方中的料(除石灰、尿素)进行顶堆,湿度控制在55%左右,中间翻1次堆。建堆前1天,在混合料上喷0.5%敌敌畏液,然后覆膜12~24小时。建堆按常规,翻堆间隔时间按5、4、3天进行,翻堆时加入尿素、石灰。含水量掌握在65%~70%,ph值7.5~8。

2、室内后发酵:把料抖松后,用翻斗车搬运至床架上(架底层不放),用煤炉或柴油桶蒸汽炉加温,当料温升到60~62℃,保持6~8小时;适当通气,待料温降至48~52℃时维持4~5天。后发酵结束,料呈深咖啡色,很柔软,稻草有弹性,手捏不粘手,无氨味,有较浓香味.并有大量放线菌产生,料含水量在65%,ph值7.2~7.5。

翻格及播种

在翻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温度,待料温降至28℃及时翻格,料厚18~20厘米,上层可稍薄些,整平床面。用麦粒种撒播,用种量1瓶/平方米,轻拍让菌种与料充分接触,两边靠门口的地方盖上湿报纸,要想掌握好大棚蘑菇栽培技术,那么这一环节十分重要。

播后管理及覆土

覆土材料为砻糠混合土,覆土前10天,每111平方米准备3500~4000公斤泥,泥糠比例1∶24,干砻糠100~170公斤、石灰50公斤。按比例把砻糠、石灰撒在空地上,然后用中型拖拉机打碎,颗粒比大豆大一点,过筛,堆垄后用甲醛消毒。覆土厚3.5~4厘米,覆好后随即喷水调湿至饱和状态要想掌握好大棚蘑菇栽培技术就必须控制好棚内的温度以及覆土的厚度,这样可以保证蘑菇的质量。

香菇在什么时候种植?

香菇反季播种后调节好棚内空气与湿度,使之适应蘑菇的生长。7~10天菌丝基本封面,此后可加大通风,昼夜开门。一般播后20天菌丝发到底。节栽培技术:

1、栽购买蘑菇盒,盒中具有类似于白色泡沫状的物体,而且上面微微泛黄,阅读说明书后发现泡沫物体为种植蘑菇的“土壤”,泛黄物则是蘑菇的菌丝。培设施:普通食用菌大棚,完成春季生产以后,把原来的菌袋清理出去后,棚内打扫卫生,检查修补棚膜,喷洒适量的物予以灭菌处理,然后,按大约25厘米层高搭建出菇架,每个架子大约设5~7层,并将架子顶部用细竹竿类予以连结固定,确认无误后,将棚内灌入清水,待水渗下后,在棚内撒施石灰粉,即可将菌袋搬到架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