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琪今天给分享核磁共振检查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核磁共振检查什么作用进行解释,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请看下面的文章阅读吧!
核磁共振检查什么 核磁共振检查什么作用
核磁共振检查什么 核磁共振检查什么作用
1、2、磁共振是处于静磁场中的原子核系统受到一定频率的电磁波作用时,将在他们的磁能级间产生共振跃迁,是原子核与磁场发生的共振;核磁共振增强检查是在普通检查上为了进一步了解病灶影像学特性而进行的。
2、核磁共振用NMR(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为代号。
3、核磁共振主要是由原子核的自旋运动引起的。
4、不同的原子核,自旋运动的情况不同,它们可以用核的自旋量子数I来表示。
5、自旋量子数与原子的质量数和原子序数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大致可以对于全身都做,一般都是局部的,可以看到软组织,一般腰椎颈椎,软组织损伤都是需要做核磁共振的,一般的X光片只能看到骨头分为三种情况,见表8-1。
6、I为零的原子核可以看作是一种非自旋的球体,I为1/2的原子核可以看作是一种电荷分布均匀的自旋球体,1H,13C,15N,19F,31P的I均为1/2,它们的原子核皆为电荷分布均匀的自旋球体。
7、I大于1/2的原子核可以看作是一种电荷分布不均匀的自旋椭圆体。
8、2.核磁共振现象原子核是带正电荷的粒子,不能自旋的核没有磁矩,能自旋的核有循环的电流,会产生磁场,形成磁矩(μ)。
9、当自旋核处于磁场强度为H0的外磁场中时,除自旋外,还会绕H0运动,这种运动情况与陀螺的运动情况十分相象,称为进动,见图8-1。
10、自旋核进动的角速度ω0与外磁场强度H0成正比,比例常数即为磁旋比γ。
11、式中v0是进动频率。
12、微观磁矩在外磁场中的取向是量子化的,自旋量子数为I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作用下只可能有2I+1个取向,每一个取向都可以用一个自旋磁量子数m来表示,m与I之间的关系是:m=I,I-1,I-2…-I原子核的每一种取向都代表了核在该磁场中的一种能量状态,其能量可以从下式求出:目前研究得最多的是1H的核磁共振,13C的核磁共振近年也有较大的发展。
13、1H的核磁共振称为质磁共振(Proton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PMR,也表示为1H-NMR。
14、13C核磁共振(Carbon-13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CMR,也表示为13C-NMR。
15、1H的自旋量子数是I=1/2,所以自旋磁量子数m=±1/2,即氢原子核在外磁场中应有两种取向。
16、见图8-2。
17、1H的两种取向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能级,式(8-6)说明,要使v射=v0,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18、一种是固定磁场强度H0,逐渐改变电磁波的辐射频率v射,进行扫描,当v射与H0匹配时,发生核磁共振。
19、另一种方法是固定辐射波的辐射频率v射,然后从低场到高场,逐渐改变磁场强度H0,当H0与v射匹配时,也会发生核磁共振。
20、这种方法称为扫场。
21、一般仪器都采用扫场的方法。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