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侵权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网络侵权是什么?指在互联网上侵害他人人身权、财产权等民事权益而产生的侵权(多以侵害自然人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为表现形式)。

网络电商侵权案件有哪些 电商侵权赔偿标准网络电商侵权案件有哪些 电商侵权赔偿标准


网络电商侵权案件有哪些 电商侵权赔偿标准


网络侵权处理流程1.确定侵权人

在互联网上被他人诽谤后想要追究对方的法律,首先要确定谁是侵犯我们的人。网络侵权的案件当中,大家由于在网络上发表内容,其所使用的个人名称基本都是虚构的信息,针对于这个情况需要明确实际使用人是什么人,这样才能确定主体。

2.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义务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行为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为网络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一种是向网络用户提供信息、产品或者服务。网络服务提供者在向网络用户提供信息时如有诽谤行为,则作为直接侵权人出现,此时侵权人比较容易确定,只要追责运营网络平台的公司即可。

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时,直接侵权人首先是网络用户,基本没有争议。不容易确定的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也应当承担法律,这个时候可以通知删除,平台有删除义务!该通知可以自己动手,也可以委托律师出具律师函。无论何种途径 ,都应当注意文件中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1.通知人的姓名和;

2.要求采取必要措施的网络地址或者足以准确定位侵权内容的相关信息;

3.通知人要求删除相关信息的理由。

3.证据固定

网络侵权案件中的证据固定虽然被我安排在写,但在实践中收集固定证据是应当从知道被侵权的时候开始的,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视。关于证据固定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诽谤(侵权)的证据,另一个是遭受损失的证据。

4.确认进行

网络侵权首先得找到有管辖权的,侵犯隐私权多为侵权之诉,根据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侵权之诉,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在实践中,侵权行为实施地一般指报刊的引发地和传阅地,侵权行为结果地包括受侵权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住所地(隐私权公民住所地),除此之外,为应对网络侵权,法律规定信息网络侵权行为实施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等信息设备地。

网络侵权应当承担的!

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一般可以要求对侵权人主张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等。而具体在诉求上,当事人可以主张:

(一)“停止侵害”。即让侵权人停止发布侵权性的文字或视频等创作,而对于已经发布的侵权性文字或视频,侵权人应当删除。

(二)“恢复原状”。因为侵权人在这类案件中实施的侵权行为已经对受害人的名誉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并且有二次伤害的可能性。因此“恢复原状”一般表现为侵权人向受害人以“赔礼道歉”等方式来“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三)“赔偿损失“。虽然侵权人实施了上述的“停止侵害”,并且以“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方式“恢复原状”了,但可能还会造成侵权人的其他损失,所以,受害人还可以主张损失赔偿。损失包括精神损失和经济损失赔偿。其中对于精神损失部分,根据《民法典》千一百八十三条规定,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前提是造成精神损害,而根据《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可以根据:

1.侵权人的过错;

2. 侵权行为的目的、方式、场合等具体情节;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获利情况;

5. 侵权人承担的经济能力;

6.受诉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综合考量。

更多网络侵权关注古都李律了解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网络侵权的赔偿如何确定,包括哪些侵权行为

网络侵权,是指在网络环境下所发生的侵权行为。网络侵权行为与传统侵权行为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权利,依法应当承担民事的行为,以及依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民事的其他致人损害行为。本案涉嫌网上侵犯著作权,根据法律规定,著作权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具体如下:(1)著作人身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2)著作财产权: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汇编权、翻译权以及其他应由著作权人享有的权利。网络侵权是如今侵权案件的新兴类型,您找专业律师咨询以寻求帮助,避免因自己不懂相关专业知识造成损失。

跨境电商哪些行为算是侵权行为呢,跨境电商卖家又怎么自查自纠,避免侵权呢?

跨境电商卖家常见侵权行为可以分为专利、版权与商标侵权三种知识产权侵权。

专利侵权

(1)未经授权冒、销售专利权人的产品;

(2)未经权利人许可,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制造他人享有专利权的产品;

(3)未经权利人许可,利用专利方案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专利产品等。

2. 版权侵权

(1)未经版权人许可擅自使用权利人的、宣传语、音乐等进行宣传,较为典型的行为就是“盗图”。

(2)未经权利人同意擅自出售、传播作品的行为。

(3)未经权利人同意,擅自修改他人作品。

3.商标侵权

商标侵权一直以来都是跨境电商中知识产权侵权频发的“高风险区”。

实践中,企业侵害商标权行为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将店铺名称或网站域名注册成与商标权人的商标一致或近似、在产品介绍时使用与商标权人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售卖标有他人注册商标的产品、销售仿冒产品等行为。

由于跨境电商交易活动是通过线上平成的,除了卖家在平台披露、介绍的信息外,境外买家在收物之前,均无法判断所购商品的真伪、质量优劣,而只能通过对品牌信任与依赖来实现对商品的判断。不少跨境电商企业往往会利用他人知名商标或品牌已有的影响力,来混淆消费者的视听。

跨境电商卖家又怎么自查自纠,避免侵权呢?

卖家首先应当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高度自律,从根源上预防权利人提起侵权诉讼。

在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前,应当对目标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做充分的调查以安排知识产权风险防范的相关与措施。

对于自主研发设计的跨境电商企业,应事先对商品所涉的商标、专利技术与外观设计进行详细的调查检索,了解同类竞争者的知识产权情况;如检索发现商品有侵权可能,应对专利技术与商标设计做规避处理。

为保护自身合法的知识产权,企业可以在目标市场当地申请知识产权,并向海关备案实现知识产权的边境保护。跨境电子商务经营者进入目标市场前,可聘请当地的中资律所的律师等专业人员对出口商品在当地出售是否侵犯知识产权出具意见书,为日后的知识产权作风险防范。

想了解更多跨境知识产权相关内容,欢迎关注,也可以私戳咨询哦

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一、电商平台侵犯专利如何处罚

《专利法》第六十三条

冒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外,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四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一)冒他人专利的。

1、承担民事(赔偿专利权人的损失);

2、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给予下列;

1)责令改正并予以公告;

2)没有违法所得;

3)并处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

4)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

(二)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

1、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以公告;

2、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二、专利侵权的构成要件

1、侵害的对象为有效的专利。构成专利侵权必须以有效存在的专利为前提,实施已经被宣告无效、被放弃的专利或者专利期限已经届满的技术,不构成专利侵权。

2、必须有侵害行为的发生。即存在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行为。

3、侵权行为人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而事实侵权行为。我国《专利法》第11条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这里强调了侵权行为必须具有生产经营的目的。

4、侵权行为人主观上无须有过错。在专利侵权处理中,专利权人无须承担被诉人具有主观过错的举证,专利侵权以无过错为原则。知识产权的时间性、地域性以及知识产品的无形性,使得他人无意闯入权利范围的可能性比其他民事权利大得多。考虑到无过错给他人知识产权造成损害的普遍性,以及原告证明被告有过错的困难和被告证明自己无过错的容易,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采用了特殊规定。但是也有观点认为,不知道他人享有专利权而实施其专利的行为,本身就没有履行充分的注意的义务,是有过错的,因为专利授权公告是完全开放的,任何人都能得知。

以上就是对“电商平台侵犯专利如何处罚”所进行的解答,我们可以了解到冒专利的,会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四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