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五号有人在里面吗

没有。长征五号火箭没有载人能力,长征五号载人航天是通过火箭发射上天的载人舱实现载人航天的,火箭本身并无载人能力。长征五号是21世纪10年代航天科技公司所属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一种大型低温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

长征五号载人 长征五号载人航天长征五号载人 长征五号载人航天


长征五号载人 长征五号载人航天


长征五号,有效载荷是多少吨?

到达近地轨道的理论载荷为32~33吨(海南文昌发射场出发),而到达同步转移轨道的有效载荷能力为14.4吨。

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是航天科技公司研制的新一代五米直径低温液体捆绑式重型运载火箭系列。

长征五号系列为个从总体到分系统均采用新技术的大型液体运载火箭系列,是目前研制规模和技术跨度的航天运输系统工程,新技术比例达95%以上。目前是现役起飞质量、芯级直径粗、运载能力强的火箭。

总体布局

长征五号采用模块化设计,火箭各组成部分对应不同的模块:芯一级对应5米直径火箭芯级模块,芯二级对应5米直径火箭上面级模块,助推器对应3.35米直径火箭助推级模块。各种模块根据不同方式搭配再加上整流罩等火箭部件就可以形成不同构型火箭。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代号:CZ-5)是长征五号系列的基本型号,为带助推器的两级火箭。助推器采用4个3.35米直径模块,每个助推器配置2台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F-100,每个助推器有1台发动机可单向摆动。

一子级采用5米直径模块,安装2台可双向摇摆的50吨级氢氧发动F-77。二子级采用改进自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三子级氢氧发动机的YF-75D作为主动力,发动机可双向摆动,能两次起动,同时配有辅助动力系统。整流罩与有效载荷一起垂直整体运输、吊装。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代号:CZ-5B)为带助推器的一级火箭。其芯一级以及助推器与基本型相同,但是取消了基本型的芯二级,并使用更大的整流罩。

长征五号/远征二号运载火箭(代号:CZ-5/YZ-2)为带助推器的火箭。其助推器、芯一级、芯二级、整流罩与基本型相同,但在整流罩内增加了远征二号上面级作为第。

研制背景

长征五号的历史早可以追溯到1986年“大型运载火箭和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被列为高技术研究发展(即863)的主题之一,但研制工作当时并未开始。 在随后的九十年代,长征三号乙等火箭的首飞,完善了火箭体系,但同时老旧的长征火箭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九十年代后期各航天强国火箭升级,火箭技术逐渐“丧失了在世界航天界第二的优势地位”。

由于数次发射失败等火箭问题以及九十年代末美国通过的《武器交易条例》(ITAR)使丧失了大部分原有的世界商业发射市场份额,而载人航天工程未来空间站以及其它大质量卫星的发射需求也超过了当时火箭的运载能力。

为缩小与世界的距、重获市场份额、满足未来航天需要,再加上研制新火箭以维持研发队伍的考虑,在2000年前后将新型火箭的论证工作提上日程。

扩展资料:

意义

长征五号不只有纸面数据上取得突破,的下一阶段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和火星探测,都亟需大推力运载火箭。例如,旨在实现月球表面着陆并返回地球这一目标的嫦娥五号重达8吨,除了长征五号,没有其他现役火箭能将其送上月球。

重达20吨的空间站核心舱只能由长征五号B型送入近地轨道。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也同样于2020年7月23日由长征五号发射升空。此外,旨在取代神舟系列的新一代载人飞船、太空望远镜同样需要更大吨位的火箭。

未来长征五号将用于完成嫦娥五号等发射任务;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已于2020年5月5日完成首飞,2021年至2023年间将用于发射天宫号空间站的天和号核心舱、问天号实验舱、梦天号实验舱和巡天号光学舱。

25吨。

长征5号是一个系列,用5米芯级搭配2.25米或3.35米的助推器,构成6种构型,针对不同的发射任务。

其中用于低轨道发射的构型中运力是25吨。用于同步轨道发射的构型中运力是14吨。

比较矮的是低轨道用的构型,比较高的是同步轨道使用的构型。根据捆绑的助推器粗细可以区分它们的运力别。其中B型是LEO25吨。E型是GTO14吨。

扩展资料

长征五号的历史早可以追溯到1986年“大型运载火箭和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被列为高技术研究发展(即863)的主题之一,但研制工作当时并未开始。在随后的九十年代,长征三号乙等火箭的首飞,完善了火箭体系,但同时老旧的长征火箭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九十年代后期各航天强国火箭升级,火箭技术逐渐“丧失了在世界航天界第二的优势地位”。 由于数次发射失败等火箭问题以及九十年代末美国通过的《武器交易条例》(ITAR)使丧失了大部分原有的世界商业发射市场份额,而载人航天工程未来空间站以及其它大质量卫星的发射需求也超过了当时火箭的运载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

长征5号是一个系列,用5米芯级搭配2.25米或3.35米的助推器,构成6种构型,针对不同的发射任务。

其中用于低轨道发射的构型中运力是25吨。用于同步轨道发射的构型中运力是14吨。

我国长五B火箭为何“变矮变胖”

我国长五B火箭为何“变矮变胖”

航天“新船”搭“新箭”首发成功!据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着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点火升空,首飞任务取得成功。

迈入世界梯队

同时升空的还有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这是新型空间运输飞行器的试验器,本次任务将对充气展开式返回飞行器轨道再入关键技术进行验证。按照飞行程序,试验舱和试验船完成在轨试验后,分别于5月6日和8日返回东风着陆场。

环球时报》记者从航天科技研究院(以下简称“一院”)了解到,长征五号B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基础改进研制而成,主要承担我国空间站舱段等重大航天发射任务。

“矮”是因为它采用一级半构型(芯一级+助推器+整流罩),“身高”近54米,比两级半构型(芯一级+助推器+芯二级+整流罩)的长征五号矮了约3米。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它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于22吨,是目前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的火箭。

载人航天开始“第三步”

期间还规划发射4艘神舟载人飞船和4艘天舟货运飞船,进行航天员乘组轮换和货物补给。其中长征七号运载火箭负责发射天舟货运飞船,以发射实现13次完美飞行的长征二号F火箭主要负责将航天员送入空间站。

空间站核心舱已完成正样产品总装,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正在开展初样研制;空间科学应用载荷已陆续转入正样研制,执行空间站建造阶段四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正在开展任务训练。

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据介绍,长征五号B火箭为此采用四大“黑科技”。一是超大整流罩。整流罩是运载火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保护卫星或其他有效载荷免受气动力、气动加热及声振等有害环境的影响。

空间站舱段和长征五号B火箭的连接接口直径超过4米,“乘客”和火箭的分离不是“下车”那么简单,需要考虑可靠性、冲击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既要确保安全分离,又要尽量将分离过程中出现的冲击环境等不利影响降到。

作为一级半构型的火箭,长征五号B没有单独的调姿和末速修正系统,而是利用一级火箭直接将有效载荷送入预定轨道。

在发布会上,季启明坦率回应了两次航天发射失利的情况。他介绍称,航天发射连续两次失利,这也再次显示航天事业的高风险,航天的“长征”永远在路上。

据季启明介绍,作为系统复杂、安全要求的一项航天工程,载人航天始终坚持质量、安全至上。

此次发射成功,不仅实现了空间站阶段任务的首战告捷,也为航天打了个翻身仗,为后续任务增加了更大信心。

空间站梦天实验舱舱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你了解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吗?

我是了解的,这一火箭的发射代表着我国的航天技术越来越成熟,也意味着我国的实力越来越强大。

我是了解的,说实话这个火箭的运行速度真的挺快的,而且也是花费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外观是非常的大的。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专门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设而研制的一型新型运载火箭,以长征五号火箭为基础改进而成。

我是有点了解的,因为这个火箭我们在课本上是有学过的,这个火箭是搭配了比较强的超导技术。

2021年4月29日在我国哪里成功发射

2021年4月29日,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专门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设而研制的一型新型运载火箭,以长征五号火箭为基础改进而成,是近地轨道运载能力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全箭总长53.7米,起飞重量837.5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于22吨。

根据飞行任务规划,空间站工程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建造和运营3个阶段实施。其中,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安排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试验核心舱发射等6次飞行任务。

长征五号研发历程

2020年5月5日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首次飞行任务 。为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将搭载有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送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了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 。

2020年5月8日13时49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成功。 2021年2月22日,执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已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