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水田整地技术?存在哪些问题?发展趋势和特点是什么?

农业干旱:主要涉及土壤含水量和植物生态,或许是某种特定作物的性态。

节水抗旱综合整地技术 造林整地是造林六项基本措施之一,是造林成活的关键环节。而通过节水抗旱综合整地技术不仅可以改善土壤条件、提高土壤含水量,还可以为林木的成活、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目的,现就以上技术性措施论述如下: 一、整地时间: 整地时间是保证整地效果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干旱地区,其重要性就更为突出。一般应做到提前整地,只有提前整地,才能改良土壤,充分发挥整地的蓄水保墑作用。据调查,在早春造林经过提前整地的土壤含水量达13-15%,未提前整地的土壤含水量只有7-8%。 提前整地,能使整地和造林之间有一个降雨较多的季节。如秋季造林可选择在6-7月或者前一年的秋季。 总体说来,提前整地以伏天。因为伏天整地不仅能使整地翻出的生土熟化,使土壤疏松多孔,透气性增强,还可以消灭杂草,较多的贮蓄水分,减少水分蒸发,利用蓄水保墑。 二、整地的作用: 造林整地具有改善立地条件,保持水土和便于造林施工三个方面的作用。它是通过清除植被,改变局部小地形和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实现的。 1、整地能改善立地条件。首先是改善气候条件,造林地上一般都长着灌木杂草等自然植被。整地后,由于植被清除,光线可直达地面,近地表层气温和地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因此通过不同程度的清除植被,可以创造出不同光造和温度条件,满足不同树种的需要。 2、便于造林施工。整地是造林前的一个工序,主要是为造林抚育创造条件。造林地经过认真和细致的整地,可以排除造林施工的障碍,便于进行播种栽植,提高作业速度和质量,如目前造林中存在的植苗窝根问题,主要是因为栽植穴根本没有达到规定的深度,所以要提高造林质量,就应抓好整地质量。 三、整地深度: 考虑整地深度时应考虑以下条件,首先是气候特点,干旱地区整地深度应比湿润地区大。其次是立地条件,低海拔地区的阳坡整地深度应比高海拔地区阴坡稍深。土层薄或岩石风化的地方,深度浅,反之应当适当加深。一般整地深度应超过苗木根长度(20-25cm),故整地深度不能低于20-25cm。因树木吸收根系多集中在40cm以上的土层内,故整地深度上限为40cm。 四、整地方法: 整地的方法应根据造林的地形、土壤、植被和气候等条件的不同,通常采用以下几种。 (1) 全面整地 (2)带状整地 (3)块状整地 在干旱地区造林整地中,主要是以带状整地为主,带状整地也叫带垦,是呈长条状的翻垦造林地土壤,并在整地带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不垦带的一种整地方法,这种整地方法改善立地条件的作用较好,有利于保持水土,便于机械施工,其主要形式有: (1)水平阶整地,多用于干旱山地,土壤薄或较薄的中缓草坡或黄土地区的缓坡或中坡。施工时,自坡下沿等高线开始修阶,然后第二阶土,以此类推,一阶可就近取表土盖于阶面,阶面处缘培修土埂或不修土埂,阶面宽度0.5-1.5米,阶长不限,相邻阶距1米左右,阶间距1.5-2米。 (2)反坡梯田,反坡梯田是黄土高原干旱丘陵地一种行之有效的整地方法。断面呈三角形的沟,又叫三角形水平沟,田面向内倾斜成反坡。 反坡梯田蓄水保土,抗旱保墑能力强,改善立地条件作用大,造林成活高,幼林生长好,使用于黄土高原地形平缓坡面完整、土层深厚的造林地。 五、苗木栽植中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大苗、壮苗,大苗、壮苗对于提高造林成活率非常重要,在选择苗木时一定要按照制定的苗木生产技术标准,选择根系完整,无病虫的一二级苗。 (2)认真细致栽植,栽植过程中要注意做到,苗木根部舒展;土壤与苗木根部要密接;有条件的栽后及时浇水,并封土保墑。截杆造林也要注意封土,尽量减少苗木水分散失。 (3)栽后管理,造林地管理主要是防止蒸发和人畜进入造林地践踏苗木。同时注意松土除草,防止草荒,为苗木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林业生产实践中,虽然总结出了许多旱地造林的方法和技术,但以上所述生产技术,在实际造林生产中尤为重要,为了大幅度提高旱地造林的成活率就必须在生产中综合的运用各种林业措施,灵活掌握各种造林方法和技术,不断总结出适合本地区立地条件,而我国比较通用的定义是:且行之有效的生产技术,更好的为林业生产服务。

旱地造林种植技术_旱地允许种植树木吗旱地造林种植技术_旱地允许种植树木吗


旱地造林种植技术_旱地允许种植树木吗


旱地造林种植技术_旱地允许种植树木吗


旱地造林种植技术_旱地允许种植树木吗


1.气象干旱:根据不足降水量,以特定历时降水的表示。

旱地种植山杏要浇水吗

二、合理施肥

山杏适应能力强,是我国辽西干旱地区抗旱造林常用的先锋树种之一。在种下树苗时要浇水,尤其是桑葚进入关键性时期开花、果实膨大时要及时浇水。

旱地种植山杏安浇水,因为旱地水份少,种植作物必须浇水,否则就不能生长。

为了促使幼苗的木质化,8月下旬控制浇水量,如果有一定的有效降水,可停止人工浇水。山杏耐旱能力强,不耐涝,播种出苗后浇水要少量多次进行,并加强对苗圃的管理。

摘 要:山杏的适应能力强,是我国辽西等干旱地区抗旱造林常用的先锋树种之一。该文介绍了干旱地区山杏播种育苗技术,主要包括:种子的采收与品质鉴定、育苗圃地选择、种子处理、适期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以期为干旱地区造林提供更多的优质苗木。

中图分类号 S7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9-0080-02

山杏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可以适应多种土壤类型,适应能力强,栽植成活率较高,在我国辽西等干旱地区作为抗旱造林、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进行推广应用,对于改善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加大了建设的步伐,山杏等抗旱能力强的树种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2]。山杏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等地的200~2200m海拔的山地、沙地、阳坡上,耐受的温可达到-40℃左右[1]。山杏的用途广泛,除在荒山、水土流失区域作为造林树种外,其木材还可以作为美术用材,种仁中有很高的含油量,可以平喘止咳,肉、核等还可以作为饮料生产、榨油等的原材料,叶可以作为牲畜饲料,由此可知山杏种植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2]。山杏常见的育苗方式有播种育苗、嫁接育苗、根蘖育苗等,造林方式可以直接播种,也可选择好种植地区后,需要将该地区的土地进行深翻,清除大块石头、树桩等,然后施加底肥。以育苗造林。

山杏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可以适应多种土壤类型,适应能力强,栽植成活率较高,在我国辽西等干旱地区作为抗旱造林、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进行推广应用,对于改善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加大了建设的步伐,山杏等抗旱能力强的树种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2]。山杏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等地的200~2200m海拔的山地、沙地、阳坡上,耐受的温可达到-40℃左右[1]。山杏的用途广泛,除在荒山、水土流失区域作为造林树种外,其木材还可以作为美术用材,种仁中有很高的含油量,可以平喘止咳,肉、核等还可以作为饮料生产、榨油等的原材料,叶可以作为牲畜饲料,由此可知山杏种植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2]。山杏常见的育苗方式有播种育苗、嫁接育苗、根蘖育苗等,造林方式可以直接播种,也可以育苗造林。

不用,因2、种植为山杏是属于野生树木。

山杏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其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不严,苗圃地可选择有较好透水性、土质疏松、避风、排灌方便、向阳的地块,做宽1m左右、高10cm左右的苗床。山杏为阳性树种,忌涝灾,苗圃地不宜选择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区域

旱黄瓜种植技术是怎样的

4、牛膝,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70-120厘米。根圆柱形,直径5-10毫米,常生长在山坡林下。

旱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等条件都没有黑土地优越,想要在旱地种植黄瓜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今天学习啦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种植旱地黄瓜的方法。

3、水飞蓟,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花果期5-10月。原产于西欧和北非。在陕西、甘肃、黑龙江和河北等省栽培。喜温暖干燥环境,忌高温喜凉爽干燥气候,适应性强,对土壤、水分要求不严,沙滩地、盐碱地均可种植。

1、农家肥

(1)、农家肥选择:农家肥品种很多,根据当地土壤与肥料资源情况种植黄瓜选择羊圈粪。

5、桔梗,中名。春、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趁鲜剥去外皮或不去外皮,干燥。生于山地草坡、林缘或有栽培。(2)、农家肥用量:根据地力条件而定,一般老棚每亩20立方米左右,新建棚室应适当增加用量。

(3)、腐熟处理:提前20天堆肥发酵,每5立方米肥料用西安德龙合生元菌剂(粪发苗强)1000毫升,对适量的水与粪肥混拌进行堆沤,期间应翻堆1—2次。

2、生物有机肥

(1)、生有机肥的作用:标准的生物有机肥具有三大作用, 一是发根壮苗,促进作物生长;二是增强作物防病抗病能力;三是提高化肥利用率。

(2)、使用方法:根据土壤肥力及农家肥施用量的不同一般基施西安德龙12菌生物有机肥每亩40—80公斤,农家肥不足可增加用量,提倡与复合肥混合使用。

旱地属于什么土地性质,种植什么农作物好

三、耐旱的水果

旱地属于农用地,旱地一般是指没有灌溉设施,主要靠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在旱地种植要进行合理轮作,这样可以提高地力,旱地种植消耗的肥力比较大,实行轮作可以互补一些不足的元素,而且还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旱地育苗要把握好时机抢墒播种,这样才可以保全苗、促壮苗。

二、肥料施用

一、旱地属于什么土地性质

2、 关防风,关防风又称旁风,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黑龙江、辽宁、吉林。原产东北三省的防风品质。

1、旱地属于农用地,旱地一般是指没有灌溉设施,主要靠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只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4、在旱地育苗要把握好时机抢墒播种,这样才可以保全苗促壮苗,一般在春分到清明的时候播种中小型种子,在秋末冬初的时候播种大粒而且比较硬种子。

二、旱地种植什么农作物好

2、旱地可以分为平地旱地和坡地旱地,包括有灌溉条件的水浇地和无灌溉条件的一般旱地。

3、耐早作物是指具有比较强的耐早抗逆性,在干早缺水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正常生长发育,并且保持或者接近正常产量的作物。

4、耐旱作物的形态主要表现在叶子窄小,有的作物叶子遇到干早可以卷成筒状,把气孔卷在里面;而有的作物叶片上气孔又少又小,在干早的时候气孔可以自动闭合。

旱地露天西瓜种植技术

旱地露天西瓜种植技术:

宜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旱地5年以内、水田3年以内未种过瓜类作物的田块栽培。

整地施肥

冬前瓜田深耕一、品种选择冻垡,移栽前适时整地。瓜田要三沟

配套,做到雨止田干、土松墒面平。基肥以优质有机肥和饼肥为主、无机肥为辅,一般占总施肥量的60%-70%,氮、磷、钾要搭配合理,微肥按缺素情况分别底施或喷施。施肥量因土壤肥力情况和栽培品种而定,一般中等肥力田块,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有机肥3000-4000千克、45%硝硫基或硫酸钾型控释肥60-80千克,勿施含氯肥料。小果型西瓜和嫁接栽培的西瓜可少施20%肥料。采用高畦栽植,宽畦4-4.5米,窄畦2.0-2.5米。宽畦可在畦两侧定植,瓜蔓对爬,也可在中间定植瓜蔓两面爬,窄畦在一侧定植瓜蔓单面爬。

定植

早熟西瓜苗龄约1个月,长出2-3片真叶即可定植。中熟西瓜苗龄20-25天、晚熟西瓜苗龄7-10天即可定植。宽畦定植2行,窄畦定植1行。小果型西瓜棚立架式栽培,每667平方米定植1500-1800株;爬地式栽培,采用三蔓或四蔓整枝,每667平方米定植600-750株。中、大型西瓜一般每667平方米定植650-700株,嫁接无籽西瓜每667平方米定植300-400株。按株行距开挖定植穴,将营养钵按子叶与畦向一致的方向放入定植穴内,深度与畦面持平,用细土填满苗穴,带人畜肥和剂浇定根水。边移栽边盖膜,膜宽不窄于80厘米,盖膜要达到墒面细平,膜与墒面贴紧,四周封实,破膜处用细土封严。

整枝压蔓

一般采用三蔓整枝方式。在主蔓8-9叶时,选留主蔓和两个健壮侧蔓,其余子蔓和孙蔓全部除去。整枝不宜在阴雨天进行,以防传播病害。当蔓长到50厘米左右时,结合整枝用泥土压蔓,以后间隔3-4节再压1次,每蔓共压2-3次,将瓜蔓均匀摆布好。

坐瓜

应选留主蔓上第2、3雌花或侧蔓第1、2雌花坐瓜。为确保在适宜的节位上坐瓜,遇低温或阴雨天气,应采用人工辅助授粉,以利保花保果。瓜坐稳后,整细拍平幼瓜下面的地面并做成斜坡状,然后将幼瓜顺着斜坡放置,并使幼瓜与藤摆在一条直线上。果实充分长大后应及时翻瓜。翻瓜时顺着一个方向转动,每次转动1/3左右。

追肥1、旱地一般种植玉米、红薯、棉花、向日葵等耐旱作物比较好,旱地一般是指种植旱地作物、一般不需要季节性灌溉的耕地。

当幼瓜长至鸡蛋大小时,视植株长势追施膨瓜肥,一般每667平方米追施45%硝硫基或硫酸钾型控释肥15-20千克。

幼苗期应尽量少浇水,甚至不浇水,促使幼苗形成发达的根系;开花坐果前控制水分,防止疯长;坐果以后,应保证充足水分供应,以利果实膨大,3、秋葵增加重量。采收前7-10天则不宜浇水,使果实积累糖分。缺水时应在气温较低的早、晚夜间灌水。采取沟灌渗墒,即灌水于畦沟,待水分渗透瓜垄后,立即排干沟中余水。灌水和雨后立即排干田间积水,否则易造成烂根烂藤。

干旱地区适合种植哪些树旱地适合种什么树

2.1选地轮作选土层深厚、质地松软的黄绵土,深松30~35,破坏犁底层,增施优质农家肥,培肥地力,先种马铃薯后,按常规轮作冬小麦。

2、冠红杨。冠红杨是优质彩叶杨新树种,它具有杨树的抗旱抗寒的优点,也有很多特别之处,它树干翠绿不开裂,叶子红色,非常亮眼。冠红杨生长很快,可应用于园林及道路绿化可以买木材,还可以保护环境等,一举多得。,绿化、净化效果很好,它的经济价值也不错。

3、盐肤木。盐肤木是向阳树种,生长迅速,繁殖容易,它耐寒耐旱,适应干旱地区种植,萌发力强,可以零星种植也可以成片种植,用作绿化造林,成林速度很快,生态效益很高。

4、榔榆。榔榆耐旱,对气候适应性强,可以在干旱地区种植,对环境选择向阳荒山或荒坡地,土壤以疏松、质地肥沃,排水良好的腐殖土或砂壤土。深耕,施腐熟有机肥料作底肥,耙细,整平后作畦床或打垅,畦宽1米,畦高25厘米,畦长不限。的适应很强,在不同的地区都表现出出色的生长效果。榔榆适合庭院、公园、池畔种植,在酸性、中性及碱性土上均能生长。

旱地冬小麦免耕栽培技术: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

旱地玉米种植后,不能利用残留物和秸秆进行堆肥和还田,这也是一种很实用的种植技术。这种技术的实施后,既能将元素存储于农田里,同时也能为下一个季节提供有益土质,有助于旱地上的玉米生长发育。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冬小麦是该县主栽作物之一。由于受干旱、风蚀影响,加之过度翻耕,土壤自然肥力不断下降,小麦产量长期在低水平徘徊。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等自1996年开始,采用留茬收割与免耕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恢复干旱地自然肥力,提高冬小麦单产的有效途径,经过10年试验研究,总结出适合我县干旱地的冬小麦免耕连作栽培技术。该技术比传统连作种植法亩节省翻耕成本45元,一般增产6.80%。

(4)、施肥方法:将充分腐熟的粪肥均匀撒施并旋耕2次,尤其是农家肥较多时不宜沟施。

试验田地处甘肃省中部陇西黄土丘陵小麦区,分别设置在通渭县南部旱川地和中部缓坡地,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土壤为黄绵土,pH6.80~7.40,累计试验面积8hm2,专种植玉米,要想高产,可以关注一下金宝贝菌肥,菌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产增收,像是玉米这种经济作物可以增收30%,现在玉米的价格比较贵,一斤就可以卖一块多,如果使用菌肥之后就可以增产30%的利润 。试冬小麦免耕连作栽培。

2.2高茬收割,防止落粒收割冬小麦时,留15~20cm高的根茬,用其覆盖闲地土面,以防风蚀。在收割过程中,尽量防止落粒,减少自生苗发生,以免消耗地力,增加除草成本。

2.3护养闲地,化学除草对生长期的杂草,每亩用41%草甘磷盐水剂300g对水40kg均匀喷洒其茎叶,可有效防除。对生长在田边的多年生蓄根杂草,在喷雾10~15d后,视其效果,再喷1次。

2.3.1保护湿地。休闲期间,尽量保持耕层透性,禁止人畜踩踏湿地,以免造成板结,影响肥力。

2.3.2催腐根茬。每亩用3kg尿素配制成6%尿素溶液,均匀喷雾于茬地,能有效软化根茬和枯草茎叶,使碳氮比达到利于菌落分布,促进腐解;或亩用微生物催腐剂3g,对水40kg均匀喷雾,接种于根茬,能显著加速根茬腐解过程;若把二者先后结合使用,效果更好。

2.3.3增加纳墒。伏雨前,用山地步犁开沟,将旱川地划分成5~8m宽的条带状小区,以防雨水汇集,涂积一处,造成板结;将缓坡地沿等高线开沟划分成3~5m宽的条带状小区,拦蓄地表径流,实现均匀下渗,减少流失。秋雨前,每亩用免深耕土壤调理剂200g对水50kg均匀喷布茬地,随雨水下渗后,能长期疏松深层土壤,增加蓄水量。

2.4播前整地化学除草播前10~15d,对新生杂草,视草多少,亩用41%草甘磷盐水剂200g~300g对水50kg喷除1遍;对大、小刺儿菜及篙属杂草,须在苔坐期防除,抽苔后其耐性增强,效果。

2.4.1克服重茬。每亩用广谱型喷茬克20g对成1500~2 000倍液喷布茬地,能有效拮抗连作障碍,克服重茬,利于麦苗茁壮生长。

2.4.2疏松表土。多雨年份,腐解充分,残茬自然脱落,地面松软,用传统木制耱按常规耱地1遍,既能机播;少雨年份,腐解缓慢,根茬残留量较多,地面伴有板结,选用φ6mm钢筋焊接而成的铁制耱耱地1遍,钢齿尾翼划过地面,能撕碎残茬,破除板结,疏松表土,减少播种阻力;少数积过水的地块,表土硬实,板结较重,待墒情适宜时,浅耕或旋耕10~15cm,才能下种。

2.6良种选择免耕连作的冬小麦,一般株高低于大田5~7cm,比大田早成熟10~15d。应选用中梁22号、93646、兰天10号、兰天16号、庄浪10号等中高杆、中晚熟品种,以求高产。

2.8深施化肥下种前,每亩用20~25kg磷酸二胺,与7~10kg硫酸钾混匀,机播施入深度5~10cm,能节约化肥,减少损失。

2.9机械播种使用陇中工业公司生产的“增产牌”2B-3型三行蓄力播种机进行播种,其单轮型作灵活,适宜缓坡地使用;双轮型行走平稳,下种均匀,适宜旱川地使用。播种行距18~20cm为宜,播深3~5cm,亩播种量6.50~8.50kg。

2.10田间管理冬前除草“立冬”前10~15d,冬小麦4~5叶时,80%杂草已出土,叶展面积有5分硬大小,每亩用72%的2.4-滴丁酯乳油30g对水40kg喷雾1遍,防除效果很好。追施氮肥,返青后,每亩追施2~3kg尿素,能防止免耕麦田早,显著增加粒重。其它管理与大田相同。

旱地适合种什么农作物

适合在旱地上种植的农作物有玉米、马铃薯、棉花、高梁、红薯、秋葵等,此外桔梗、黄芪、水飞蓟、白芷、枸杞等材也是可以种植的。旱地是指那些主要依靠天然降水进行农作物种植的,一般没有完善的灌溉设备,所以只能

旱地适合种什么农作物

旱地是指那些主要依靠天然降水进行农作物二、耐旱的植物种植的,一般没有完善的灌溉设备,所以只能种植一些耐旱作物2干旱地冬小麦免耕连作栽培技术,这类作物在旱地上也可以获得一定的产量。

适合在旱地上种植的农作物有玉米、马铃薯、棉花、高梁、红薯、秋葵等,此外桔梗、黄芪、水飞蓟、白芷、枸杞等材也是可以种植的。

1、高梁

高梁对于土壤的要求并不高,可以在旱地种植,有着抗旱、耐涝、耐盐碱的特点,选择在肥力适中、地势平坦的地块进行种植,注意忌重茬。

2、红薯

红薯是一种完美作物,也是可以在旱地中进行种植的,但是在生长初期,一定要保证土壤中的水分充足,否则不利于其块茎的生长,等到红薯逐渐成型后,就有着耐旱的特点了。

秋葵也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耐旱作物,耐热性也很好,在炎热干燥生有机肥是生物菌剂与有机肥复合的一种肥料。的夏季依旧能生长良好,但是作物对于光照比较敏感,生长期间要求光照时间一定要充足。

农博金草苍术种植抗旱怎么样?可以在旱地种植吗?

(四)病虫害防治

苍术耐寒性强,喜冷凉,光照充足,喜昼夜温较大的气候条件。茅苍术喜凉爽、温和、湿润的气候,耐寒力较强,怕强光和高温。

苍术的栽培技术方法

(一)选地整地

(二2.5播期选择免耕茬地,小麦播后,出苗早,发育快,与大田相比,推迟5~8d播种,才能培养适宜苗龄。)种植方法

1、有性繁殖 于3月中至4月上旬播种为宜,每亩播种量3-4公斤。撒播:于畦面均匀撒上种子,覆细土2-3厘米;条播:于畦面横向开沟,沟距20-25厘米,沟深3厘米左右,将种子均匀播于沟中,然后覆土。播后均覆盖草保墒,以利种子萌发。

2、无性繁殖 生产上主要采取分株繁殖方法,于4月将老苗连根挖取,去掉泥土,切成若干小蔸,每个小蔸带1-3个根芽,作繁殖材料。

3、移栽定植 用有性繁殖的方法育苗一、选择适宜的品种,当苗长3厘米左右时间苗,苗高10厘米左右时移栽定植。

幼苗期要注意中耕除草,如天气干旱,适时灌水,也可以结合追肥一起进行;培土,同时进行追肥,一般每年追沃叶水溶施3次。

苍术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易受蚜虫危害。多以成虫、若虫茎叶汁液,者可使茎叶发黄,影响生长发育。

雷竹种植技术

六、病虫害防治

可选择生长健壮、分枝低、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冠幅小,小枝叶少、节间短而均匀、新杆少、胸径在6-12厘米的1-2年生健康竹为母竹。

一、2.7种子处理免耕连作田块,不乱土层,地下害虫多,剂拌种必不可少。用小麦包衣拌种剂按1:1 000的比例进行种子包衣处理,能有效兼治苗期病虫害。造林

1、造林时间。雷竹在春、梅雨期、秋、冬季均可以造林。雷竹一般选择在春季造林,春季造林有利于雷竹生长,成活率高。梅雨季节造林宜选择上一年生母竹造林,移栽时多带宿土,加强水肥管理,以提高成活率。秋季造林应在9月份进行,造林后雷竹能立即发鞭,成活率较高。冬季造林可以在11月前后的"小阳春"期间进行,此时雷竹处于半休眠状态,水分和养分消耗少,利于成活。冬季造林要增施有机肥,注意防寒防冻,以免产生霜冻和雪压灾害。

2、栽植。栽植时,穴底要平整,竹鞭要放平,覆土深度以20-25厘米为宜。竹蔸要与土壤接触紧密,不留空隙,然后回填表土,自上而下分层踏实,再覆土堆成馒头形,以防积水。在栽植时,还要根据土壤含水量和天气状况,适当浇水。若遇到大风,必须搭架固定,以防大风吹倒。

3、幼林抚育。⑴松土除草:雷竹林地的土壤要保持疏松,栽植1个月后如果有杂草,应及时清除。以后每年至少要在7、9月各松土除草1次。⑵施肥:栽植当年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施肥,每株施复合肥100-150克或土杂肥50千克。第2年结合除草施肥2-3次,每株施复合肥克或土杂肥100千克。从第3年起,每年施肥4次;第1次施竹鞭肥,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行,以速效肥为主,每公顷施用尿素750千克、磷钾肥各300千克,另加施有机肥2-3吨。第2次施催芽肥,于8月中下旬雨后土壤潮湿时追施。每公顷施用尿素400-600千克,磷钾肥各225千克,开沟施入,促进笋芽分化。第3次施越冬肥,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施用,以厩肥为主,每公顷施60吨,浅翻入土内,以改良土壤,产生热量,提高土温,促进笋芽膨大,从而提高来年竹笋产量。第4次施笋肥,于12月上中旬覆盖前施用,每公顷施入尿素750千克,磷钾肥各300千克。施用时根据土壤含水量,将化肥加水配成2-5%浓度的溶液灌浇竹林地,以土壤20厘米深范围内湿润为宜,然后覆盖杂草或秸秆。

雷竹是一种竹子类型,主要分布在浙江等地区,是比较好的笋合理的旋作,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定期喷洒有效防治的农,确保作物成长良好。以上是旱地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主要方法和措施,农民同样可以根据当地具体地形、气候、水源等相应特点进行调整。应用这些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旱地玉米的产量、质量和商品性,同时带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用竹种,那么雷竹种植技术是怎样的呢?

一、雷竹的生长习性介绍

雷竹是禾本科、刚竹属的植物,竹子可长到10米,雷竹的幼竹为深绿色,成年的竹竿一般为绿色、灰绿色或者黄绿色,雷竹的笋期在3月开始,4-5月花期。

雷竹原产浙江,目前在江西、上海、安徽、福建、江苏、湖北、湖南和广东等地都有栽种。

雷竹喜肥沃、怕积水、鞭细根少,适宜生长在年平均温度15.30℃、年降水量1400毫米的地区,种植土壤是向阳、靠近水源、上质疏松、排水透气性好的微酸性或中性砂质壤土。雷竹在旱地、四旁、河滩都可以种植,普通红壤与黄壤也适宜栽培。

二、雷竹种植技术

1、整地

将母竹种植到挖好的穴中,再铺上稻草、竹叶等覆盖物。

种植时间以6月份梅雨季为,造林成活率高,发鞭快,当年就能出笋。

母竹置于穴中时要求鞭根舒展,底部与土密接,再填入表土,分层打实。注意在竹蔸周围打实,不能在母竹蔸上面敲打,以防伤鞭。

3、施肥

长出的竹笋成竹后根据生长情况施以适量的肥料即可,后期也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