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大棚菇娘种植技术视频

1、品种的选择,深冬、早春在大棚内种植生菜,选用适宜的品种是成功的关键。此期内气温、地温都较低,因此应选用耐低温、耐冬贮、适应性强的品种,如广州软尾生菜、青白口结球生菜、花 叶生菜、皱叶结球生菜等都是较好的大棚内栽培的品种。

大棚种植技术讲解视频(大棚荔枝种植技术)大棚种植技术讲解视频(大棚荔枝种植技术)


大棚种植技术讲解视频(大棚荔枝种植技术)


大棚种植技术讲解视频(大棚荔枝种植技术)


2、育苗,生菜种子小,顶土能力弱,一般均采用育苗移栽。生菜属喜肥作物,但因是浅根系,吸肥力较,所以大棚内要施足基肥,使床上肥沃,一般可亩施2000千克左右的腐熟好的鸡粪作底肥。然后深翻、耙细、整平,做成宽1.5米左右的南北方向的平畦,起出部分畦土过筛备作覆土。过筛后的覆土利于保湿和幼苗出土。如能采用蛭石、珍珠岩、细炉碴等轻质基质进行无土育苗则更好,无土育苗出苗快、齐,出苗率高。

3、播种前,将种子用凉水浸泡4~6小时,搓去粘液,出水晾一下,在15~20℃条件下催芽,约经3天左右,幼芽突破种皮露白,就可播种。经催芽的种子播种时要特别小心,不要碰断嫩芽。也可用植物激素处理种子,如用细胞激动素100ppm溶液浸种3分钟或用赤霉素1000PPm溶液浸种2~4小时,催芽效果良好。

4、播种方法宜用撒播法,播前棚内要浇透底水,水渗后可将种子掺上细湿土均匀撒播,每苗需苗床6平方米左有,用种量30克左右。播种后覆土厚度约为0.5厘米,不可太厚,畦内土壤要保持湿润,但要避免浇水过多。生菜播种时应适当稀播,以免幼苗生长拥挤,胚轴伸长,组织柔嫩,使幼苗发生徒长。

5、从播种到真叶初现,需8~10天,在此期间,温度应控制在12~20℃。当幼苗长到3片真叶时,要进行分苗。将幼苗起出,注意不要损伤根系,及时地分至苗床上,可采用贴苗法,与苗床方向垂直开沟,灌水,趁湿将幼苗贴在一侧土壁上,覆土。株行距保持在6厘米x 6厘米左右。苗床温度白天控制在18~20℃,夜晚12~14℃为宜,苗龄一般为30~40天。

6、定植,定植时要求幼苗不能蹿高徒长,以提高成活率。定植前1周可逐渐加大苗床通风量,进行低温炼苗,使秧苗生长敦实,提高其定植后的适应性。定植前两天苗畦内浇水,起苗时要带土,以免损伤根系而影响缓苗和以后的生长。幼苗带土起坨后,可一株挨一株地囤在原畦中,使伤根愈合发出新根,后选晴天定植。定植时直立生菜和皱叶生菜株行距各17~加厘米,结球生菜株行距为25~30厘米。草苫要晚揭早盖,以利缓苗。棚内温度高时要放风,通风不要之过急,防止闪苗。晚间棚上要覆盖草苫,防止低温伤害幼苗。

7、栽植深度要适宜,覆土深度比幼苗在分苗畦入土深度稍深即可。若栽植过深,不利于发根,植株生长不旺。定植后立即浇缓苗水,促使快缓苗。

8、定植后的管理,定植后,植株体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由缓慢增长,转到了迅速增长,叶面积增长也加快。但为了使莲座叶发育充实,在加大氮、磷、钾肥供应的同时,控制水分,以防外部叶片的徒长。

9、生菜在定植后整个生育期要追肥3次:次在缓苗后15天左右进行,苗施硫酸铵15千克或尿素10千克,促使幼苗发棵,生长敦实;第二次追肥在结球初期或莲座叶迅速生长期 进行第三次在产品形成中期进行,目的是使叶球充实膨大,每亩每次可施硫酸铵15千克或尿素10千克,并可喷施磷、钾叶面肥料。

10、浇水是生菜栽培中的关键环节,浇水过多,植株生长速度 快,但叶片薄,结球松散,产量较低。因此,掌握好浇水的时间和浇水量是很重要的。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生长时期的气温 和地温的不同,而灵活掌握。在大栅内栽培,一般整个生育期内浇5~6次水即可。即定植后3~5天要浇一次缓苗水,促其快缓苗,生发新根;在次追肥后要浇一次足水,可使莲座 叶生长旺盛,株棵充分发育;根据具体情况,蹲苗期可适当浇一次水,之后进行中耕,继续蹲苗;第四次水应结合第二次追肥进行,这次水量一定要充足,可使植株生长加快,内叶结球 迅速;在结球中期,结合第三次追肥再浇一次水,促使结球大而紧实。结球生菜结球后期不要追肥、浇水,以免引起腐烂或裂球。采收前停止浇水,利于收后贮运。

11、生菜根系分布浅,所以中耕时不宜太深。缓苗水后的中耕,行间宜深,株间及根际宜浅,切勿锄伤新根,动摇苗棵。以后再中耕一次,浅锄地皮即可,可以疏松土壤,利于保墒和 根系发育。次追肥、浇足水后的中耕可深些,后进行蹲苗,可使根系发育健壮,外叶生长肥厚宽大,提高生菜的产量和质量。

12、在冬暖大棚栽培中,应注意保温防寒和通风,棚内温度控制在15℃。晴天中午温度高时要及时放风,晚间盖草苫保温,使棚内温度不能低于5℃,阴雨雾雪天气也要揭开草苫,让植株接受散射光,进行光合作用,并进行短期通风,防止湿度过高,引起病虫害的发生,同时也降低了棚内有害气体的浓度。

13、采收,生菜采收标准不严格,可根据市场需要随时采收,但早收产量较低。结球生菜成熟期不很一致,应分期采收,一般定植后40~80天可采收。收获时叶球宜松紧适中,用手自顶部轻轻压下时叶球稍能承受即可。如成熟,叶球则被压下;叶球过紧,则易爆裂和腐烂。结球生菜采收迟则叶球变松,降低品质。采收时,自地面割下,剥除外部老叶,长途运输时要留3~4片外叶保护,准备贮藏时可多留儿片外叶以减少失重。

姑娘果(拉丁学名为:Calyx seu Fructus Physalis),亦称菇茑,又叫锦灯笼,为茄科植物一年生草本,有清热解毒、镇咳润喉利尿的功能。

野生于各地的山区及半山区,尤为东北多,主要产自黑龙江地区。

栽培要点:

选好地,果园山地,平地均可。在选好的地块中,亩施圈肥4000公斤,复合肥30公斤,均匀撒入地面,翻耕后整平作畦,畦宽以1米为好,有利于管理作。

零星生长于田间地头、地格子、老房框子和篱笆周围。

适应性强,生长快,易栽培,好管理,一次种植,可受益几十年。

锦灯笼在辽宁地区于5月上旬萌芽,6月中旬开花,9月下旬果实成熟。

一般株高50厘米左右,于7月中旬萌发大量萌蘖,串株结果5-7个,百果重克。

大棚蔬菜种植广泛,如何正确使用大棚种植蔬菜?

1、品种的选择,深冬、早春在大棚内种植生菜,选用适宜的品种是成功的关键。此期内气温、地温都较低,因此应选用耐低温、耐冬贮、适应性强的品种,如广州软尾生菜、青白口结球生菜、花 叶生菜、皱叶结球生菜等都是较好的大棚内栽培的品种。

2、育苗,生菜种子小,顶土能力弱,一般均采用育苗移栽。生菜属喜肥作物,但因是浅根系,吸肥力较,所以大棚内要施足基肥,使床上肥沃,一般可亩施2000千克左右的腐熟好的鸡粪作底肥。然后深翻、耙细、整平,做成宽1.5米左右的南北方向的平畦,起出部分畦土过筛备作覆土。过筛后的覆土利于保湿和幼苗出土。如能采用蛭石、珍珠岩、细炉碴等轻质基质进行无土育苗则更好,无土育苗出苗快、齐,出苗率高。

3、播种前,将种子用凉水浸泡4~6小时,搓去粘液,出水晾一下,在15~20℃条件下催芽,约经3天左右,幼芽突破种皮露白,就可播种。经催芽的种子播种时要特别小心,不要碰断嫩芽。也可用植物激素处理种子,如用细胞激动素100ppm溶液浸种3分钟或用赤霉素1000PPm溶液浸种2~4小时,催芽效果良好。

4、播种方法宜用撒播法,播前棚内要浇透底水,水渗后可将种子掺上细湿土均匀撒播,每苗需苗床6平方米左有,用种量30克左右。播种后覆土厚度约为0.5厘米,不可太厚,畦内土壤要保持湿润,但要避免浇水过多。生菜播种时应适当稀播,以免幼苗生长拥挤,胚轴伸长,组织柔嫩,使幼苗发生徒长。

5、从播种到真叶初现,需8~10天,在此期间,温度应控制在12~20℃。当幼苗长到3片真叶时,要进行分苗。将幼苗起出,注意不要损伤根系,及时地分至苗床上,可采用贴苗法,与苗床方向垂直开沟,灌水,趁湿将幼苗贴在一侧土壁上,覆土。株行距保持在6厘米x 6厘米左右。苗床温度白天控制在18~20℃,夜晚12~14℃为宜,苗龄一般为30~40天。

6、定植,定植时要求幼苗不能蹿高徒长,以提高成活率。定植前1周可逐渐加大苗床通风量,进行低温炼苗,使秧苗生长敦实,提高其定植后的适应性。定植前两天苗畦内浇水,起苗时要带土,以免损伤根系而影响缓苗和以后的生长。幼苗带土起坨后,可一株挨一株地囤在原畦中,使伤根愈合发出新根,后选晴天定植。定植时直立生菜和皱叶生菜株行距各17~加厘米,结球生菜株行距为25~30厘米。草苫要晚揭早盖,以利缓苗。棚内温度高时要放风,通风不要之过急,防止闪苗。晚间棚上要覆盖草苫,防止低温伤害幼苗。

7、栽植深度要适宜,覆土深度比幼苗在分苗畦入土深度稍深即可。若栽植过深,不利于发根,植株生长不旺。定植后立即浇缓苗水,促使快缓苗。

8、定植后的管理,定植后,植株体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由缓慢增长,转到了迅速增长,叶面积增长也加快。但为了使莲座叶发育充实,在加大氮、磷、钾肥供应的同时,控制水分,以防外部叶片的徒长。

9、生菜在定植后整个生育期要追肥3次:次在缓苗后15天左右进行,苗施硫酸铵15千克或尿素10千克,促使幼苗发棵,生长敦实;第二次追肥在结球初期或莲座叶迅速生长期 进行第三次在产品形成中期进行,目的是使叶球充实膨大,每亩每次可施硫酸铵15千克或尿素10千克,并可喷施磷、钾叶面肥料。

10、浇水是生菜栽培中的关键环节,浇水过多,植株生长速度 快,但叶片薄,结球松散,产量较低。因此,掌握好浇水的时间和浇水量是很重要的。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生长时期的气温 和地温的不同,而灵活掌握。在大栅内栽培,一般整个生育期内浇5~6次水即可。即定植后3~5天要浇一次缓苗水,促其快缓苗,生发新根;在次追肥后要浇一次足水,可使莲座 叶生长旺盛,株棵充分发育;根据具体情况,蹲苗期可适当浇一次水,之后进行中耕,继续蹲苗;第四次水应结合第二次追肥进行,这次水量一定要充足,可使植株生长加快,内叶结球 迅速;在结球中期,结合第三次追肥再浇一次水,促使结球大而紧实。结球生菜结球后期不要追肥、浇水,以免引起腐烂或裂球。采收前停止浇水,利于收后贮运。

11、生菜根系分布浅,所以中耕时不宜太深。缓苗水后的中耕,行间宜深,株间及根际宜浅,切勿锄伤新根,动摇苗棵。以后再中耕一次,浅锄地皮即可,可以疏松土壤,利于保墒和 根系发育。次追肥、浇足水后的中耕可深些,后进行蹲苗,可使根系发育健壮,外叶生长肥厚宽大,提高生菜的产量和质量。

12、在冬暖大棚栽培中,应注意保温防寒和通风,棚内温度控制在15℃。晴天中午温度高时要及时放风,晚间盖草苫保温,使棚内温度不能低于5℃,阴雨雾雪天气也要揭开草苫,让植株接受散射光,进行光合作用,并进行短期通风,防止湿度过高,引起病虫害的发生,同时也降低了棚内有害气体的浓度。

13、采收,生菜采收标准不严格,可根据市场需要随时采收,但早收产量较低。结球生菜成熟期不很一致,应分期采收,一般定植后40~80天可采收。收获时叶球宜松紧适中,用手自顶部轻轻压下时叶球稍能承受即可。如成熟,叶球则被压下;叶球过紧,则易爆裂和腐烂。结球生菜采收迟则叶球变松,降低品质。采收时,自地面割下,剥除外部老叶,长途运输时要留3~4片外叶保护,准备贮藏时可多留儿片外叶以减少失重。

姑娘果(拉丁学名为:Calyx seu Fructus Physalis),亦称菇茑,又叫锦灯笼,为茄科植物一年生草本,有清热解毒、镇咳润喉利尿的功能。

野生于各地的山区及半山区,尤为东北多,主要产自黑龙江地区。

栽培要点:

选好地,果园山地,平地均可。在选好的地块中,亩施圈肥4000公斤,复合肥30公斤,均匀撒入地面,翻耕后整平作畦,畦宽以1米为好,有利于管理作。

零星生长于田间地头、地格子、老房框子和篱笆周围。

适应性强,生长快,易栽培,好管理,一次种植,可受益几十年。

锦灯笼在辽宁地区于5月上旬萌芽,6月中旬开花,9月下旬果实成熟。

一般株高50厘米左右,于7月中旬萌发大量萌蘖,串株结果5-7个,百果重克。

随着保护地栽培技术的发展,栽培形式多样化,很多菜农都种起了大棚辣椒。下面一起来看看温室大棚辣椒种植技术吧!

温室大棚辣椒种植技术

温度条件

辣椒对生长发育适宜温度的要求,因生育阶段不同而异,发芽期适宜温度为25~30℃,苗期为白天25~30℃、夜间20~25℃,结果期为白天25~30℃、夜间16~20℃,低于15℃或高于35℃易落花,生长期适宜地温度为17~22℃,35℃以上的高温再加上湿度大会造成植株茎叶徒长,果实发育及转色期,要求白天温度为25~30℃,夜间为18~20℃。

光照条件

辣椒是较耐弱光的蔬菜,对光照强度要求较低。但长期生长在光照强度不足的条件下,植株叶色变淡,节间伸长,产量下降。光照过强对生长发育也不利,表现为叶系不茂,果实暴露在叶丛之外,易发生日灼病。温室大棚栽培辣椒其塑料大棚有遮阴作用,这也是棚室栽培比陆地栽培易获高产的原因。

水分条件

辣椒对水分要求严格,既不耐旱也不耐涝。植株本身需水量并不大,但由于根系不发达,吸收土壤水分的能力较弱,所以耐旱性较。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对幼苗生长和开花坐果影响都很大,一般空气相对湿度以60~80%为宜。幼苗期空气湿度较大,容易引发病害流行。初花期湿度过大会造成落花。盛花期空气过于干燥,也会造成落花落果。

土壤条件

辣椒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格,在酸碱度6.2~8.5的中性和微酸性土壤上均可种植。但由于辣椒根系弱,入土较浅,生长期长,结果又多,所以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中等以上肥力的壤土或沙壤土。

营养条件

辣椒对氮、磷、钾肥料三要素均有较高的要求,幼苗期需适当的磷、钾肥,花芽分化期受施肥水平的影响极为显著,适当多用磷、钾肥可促进开花,不能偏施氮肥,尤其在初花期若氮肥过多会造成落花落果。

育苗时间

大棚栽培辣椒一般在10月中旬播种,翌年1月至2月中旬定值,4月上旬开始收获。春提早栽培可选用苏椒5号、苏椒11号、洛椒98A、红英达、圣方舟等。一般亩产量在4000千克左右,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种子处理

播种前辣椒种子要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30分钟。为防止炭疽病和细菌性斑点病,可先用清水预浸5~6小时,再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浸泡5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干净再进行催芽。催芽时,将处理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在20~23℃的环境下,24小时后温度提高到25~34℃,待露白后,温度再降到20~25℃蹲牙,50%种子露白后播种。

播种育苗

因加温育苗出苗率高、生长快,所以播种量要比冷床育苗少,播种后盖约0.5厘米的营养土,然后在土上盖一层稻草,再盖一层薄膜,盖上小拱棚密封保温,播种后昼夜加温,温度保持22~24℃,有40%的种子出苗时即可将盖土的稻草和稻草上的膜揭去,以防秧苗徒长,齐苗后注意通风降温。

合理浇水

大棚栽培辣椒温床易干燥,因此应经常补充水分,浇水量少不能满足秧苗生长的需要,浇水量大则湿度大,容易引起辣椒苗徒长,发生猝倒病和其他病害。苗床土湿度以保持表土发白,底土潮湿为宜。

控制徒长

如果出现床温过高,秧苗徒长的现象,有效的措施是经常检查床温,控制温度。温床育苗时间短,营养土内应施足基肥,一般不需要追肥。如果秧苗较细小,可以喷洒2~3次0.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如果营养土过干可晴天中午进行浇水,浇水量不宜过大。

适时分苗

当苗长出2片真叶时,分苗1次,将苗移植于营养钵内,每钵1株,分苗前低温炼苗2~3天,分苗前1~2天浇起苗水。分栽苗要浅,子叶要露出地表,栽后及时浇水,分苗后密闭棚室,掌握日温25~30℃、夜温16~18℃。缓苗后,掌握日温20~25℃、夜温14~16℃。不汗不浇水,旱时浇小水。定植前1周浇1次水,2天后起苗蹲苗以利于生根缓苗。

整地施肥

辣椒可平畦栽,也可垄栽,为覆膜和浇水方便,以及有利于提高地温,建议采用南北向的垄栽。垄栽确定垄距时必须因品种而异,根据所用品种的植株开张角度确定行株距。冬春茬多宜采用大小行一穴双株的密植方法。大行距55~60厘米,小行距40~50厘米。施肥时先把有机肥铺施地面,深翻2遍,使肥料与土充分混匀,然后按行距开沟,在沟里施饼肥及化肥,与土充分混匀以后,以沟上扶垄,垄高15~20厘米。

科学定植

大棚辣椒定植时间是1月下旬,定植必须选晴天,而且期望定植后能遇到连续几个晴天。这样就要多听、多看天气预报。定植宜在上午进行。定植时按穴距33厘米左右开穴。每亩约栽4000穴,每穴2株,合每8000株/亩,以密植争取早期产量。同一穴的2株要大小一致。栽苗时穴内浇温水(30~40℃)放苗,水渗下后封穴。

温度管理

大棚辣椒定植之后为了促进缓苗,春提早栽培要闷捧保温,保持5~6天不通风,保持高温高湿的环境,白天不放风并适当地早盖草苫,使夜间保持较高的温度,缓苗后白天温度保持26~28℃,超过30℃应放风降温。

湿度管理

辣椒生长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80%、土壤相对适度为80%左右,湿度过高植株易发生徒长,影响花粉粒分散,从而影响授粉受精。在保证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要大胆放风,降低棚内湿度。

通风管理

辣椒开花坐过期适宜的温度为20~25℃,这时应加大通风量和通风时间,通风可降低湿度,增加光照,促使植株生长矮壮,节间短而多,也有利于辣椒开花授粉,多结果,确保早熟高产。一般在辣椒开花坐果期控制夜温不低于15℃,可以昼夜放风,不影响开花受精。

光照管理

冬季光照强度低,应在保证温室温度的情况下,尽量延长光照时间,早揭晚盖草苫,使植株多见光,同时要保持薄膜表面的清洁,提高透光率,在温室的北侧可以张挂反光幕,以提高光强。阴天或雪天,光照强度低,植株呼吸消耗大,可进行根外追肥,喷施1%糖水。

水肥管理

在定植水浇足的情况下,到果坐住之前一般不浇水,在缓苗以后的蹲苗期,都以中耕为主,地膜以下的土壤可保持湿润和良好的通气性。蹲苗结束时浇1次水,此时门椒已长到直径3厘米左右,每亩随水施入硫酸铵20千克、硫酸钾10千克。以后每一水或二水随水施一次肥,每亩可施尿素10千克或硫酸铵10千克。

植株调整

大棚辣椒栽培的时候为促进结果要进行整枝,方法是在主要侧枝的次一级侧枝上所结的幼果长到1厘米直径时,在其上部留5片叶后摘心,使营养集中供应果实生长,在中后期出现的徒长枝要及时摘除。

辣椒种植管理

1、中耕除草:辣椒定植成活后及时浅中耕一次,植株开始生长着重中耕一次,植株封行以前再中耕一次,中耕结合除草和培土。

2、合理施肥:辣椒定植后要抢晴天追施提苗肥,每次用量不能过多或过浓,否则易引起徒长,推迟开花结果。当等一、二层着果后,要追施较多肥料,促进果实长大。果实开始采摘后,更要求土壤有充分肥水,植株才能正常生长和结果。

3、排水灌溉:辣椒如果在浇水后土壤未干爽以前就接着下大雨,落叶和株现象就会相当普遍,特别是在起伏至立秋这段时间内为突出。因此,在灌溉时,一定要根据天气预报决定灌溉时间,灌水深度以不超过畦沟的四分之三为宜,并要在晚上或清晨进行,而且急灌急排。

4、适时采收:辣椒作为鲜食的大都采收青果,也可以采收红果。而作为干辣椒的,则必须采收红熟的果实,采收要及时,否则影响植株的生长和结果。

5、留种选种:辣椒留种采用株选结合果选的方法,即在田间根据品种特征选择标准株贴上标志作为留种株。将其层果早日采收上市,留2~4层果作为种果,种果红熟后采收时,进一步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的果实,采摘的种果摊放在阴凉处,后熟5~7天,剖开取出种子,晾干后贮藏。

辣椒病虫防治

1、猝倒病:猝倒病多出现在苗期,发病初期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然后腐烂,幼苗倒伏。可通过控水和剂进行防治,发病初期采用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或72.2%霜霉威600倍液喷雾防治。

2、疫病:疫病可危害茎、叶、果实。茎秆染病,发病初期,病部出现褐色病斑,后期枝条或整支枯,叶片染病,初期为水浸状斑后期转黑褐色,软腐。可用72%霜脲氰·锰锌500倍液,或64%恶霉灵·锰锌600倍液进行防治。

3、青枯病:青枯病多发于盛花始果期,发病初期个别枝条可能先出现萎焉,后扩展至整株,全株萎蔫枯而叶片不脱落。目前青枯病没有只能预防,发病后只能控制病害扩散。可在发病初期使用72%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或14%络氨铜300倍液灌根,及时拔除田间的病株,并撒施石灰消毒。

4、炭疽病:果实发病产生灰褐色的病斑,上有同心轮纹,轮纹上密生小黑点。干燥时病斑干缩,易破裂。潮湿时会溢出淡红色的物质,茎和果梗染病时,可出现不规则褐色病斑,稍陷入,干燥时易裂开。可用25%咪鲜胺500~75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进行防治。

5、病:病植株顶部出现花叶、畸形、丛簇等现象,引起落叶、落花、落果等。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栽培中注意防治蓟马、蚜虫可降低发病率。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时喷施20%吗胍·乙酸铜400~600倍液或1.5%植病灵1000倍液。

6、螨类:螨类导致植株幼嫩部位无常生长,幼茎扭曲变形,受害叶片僵硬,向下卷曲皱缩,叶背、果实变褐,果实失去商品价值。可采用99%石蜡矿物油(绿颖)150~倍液、24%螺螨酯(螨危)4000~6000倍液或克20%双甲脒(螨克)1000倍液等杀螨剂防治,每6~7天/次,连续喷2~3次。

7、蓟马:蓟马成虫和若虫锉吸心叶、嫩芽、花器和幼果的汁液,造成生长点萎缩,嫩叶扭曲,花朵脱落,幼果畸形,表皮变褐。影响植株生长,降低果实品质。在蓟马发生期,当每株有虫3~5头时需进行喷防治,在清晨露水未干时喷,可交替使用3%啶虫脒1500倍液、10%吡虫啉1500倍液,或5%虱螨脲(美除)1000倍加25%噻虫嗪(阿克泰)2000倍等剂防治。

8、斜纹夜蛾:斜纹夜蛾为杂食性暴食害虫,主要危害嫩叶和幼果。在幼虫3龄以前喷防治效果较好,可交替用斜纹夜蛾核多角体1000倍液、10%虫螨腈(除尽)1200~1800倍液或48%毒蜱1000倍液,在午后或傍晚喷雾防治。

猜你喜欢:

1. 大棚种植西红柿的时间是多长

2. 大棚立体种植技术

3. 大棚西红柿种植管理

4. 如何在阳台种植朝天椒

5. 如何种植秋冬茬温室大棚茄子

在大棚里面种植蔬菜的时候也是需要注意温度的,所以温度必须要保持在25℃左右,同时也应该做好通风,应该适当的去打开,这样就可以促进空气流通。

温室大棚辣椒种植技术详解

1、品种的选择,深冬、早春在大棚内种植生菜,选用适宜的品种是成功的关键。此期内气温、地温都较低,因此应选用耐低温、耐冬贮、适应性强的品种,如广州软尾生菜、青白口结球生菜、花 叶生菜、皱叶结球生菜等都是较好的大棚内栽培的品种。

2、育苗,生菜种子小,顶土能力弱,一般均采用育苗移栽。生菜属喜肥作物,但因是浅根系,吸肥力较,所以大棚内要施足基肥,使床上肥沃,一般可亩施2000千克左右的腐熟好的鸡粪作底肥。然后深翻、耙细、整平,做成宽1.5米左右的南北方向的平畦,起出部分畦土过筛备作覆土。过筛后的覆土利于保湿和幼苗出土。如能采用蛭石、珍珠岩、细炉碴等轻质基质进行无土育苗则更好,无土育苗出苗快、齐,出苗率高。

3、播种前,将种子用凉水浸泡4~6小时,搓去粘液,出水晾一下,在15~20℃条件下催芽,约经3天左右,幼芽突破种皮露白,就可播种。经催芽的种子播种时要特别小心,不要碰断嫩芽。也可用植物激素处理种子,如用细胞激动素100ppm溶液浸种3分钟或用赤霉素1000PPm溶液浸种2~4小时,催芽效果良好。

4、播种方法宜用撒播法,播前棚内要浇透底水,水渗后可将种子掺上细湿土均匀撒播,每苗需苗床6平方米左有,用种量30克左右。播种后覆土厚度约为0.5厘米,不可太厚,畦内土壤要保持湿润,但要避免浇水过多。生菜播种时应适当稀播,以免幼苗生长拥挤,胚轴伸长,组织柔嫩,使幼苗发生徒长。

5、从播种到真叶初现,需8~10天,在此期间,温度应控制在12~20℃。当幼苗长到3片真叶时,要进行分苗。将幼苗起出,注意不要损伤根系,及时地分至苗床上,可采用贴苗法,与苗床方向垂直开沟,灌水,趁湿将幼苗贴在一侧土壁上,覆土。株行距保持在6厘米x 6厘米左右。苗床温度白天控制在18~20℃,夜晚12~14℃为宜,苗龄一般为30~40天。

6、定植,定植时要求幼苗不能蹿高徒长,以提高成活率。定植前1周可逐渐加大苗床通风量,进行低温炼苗,使秧苗生长敦实,提高其定植后的适应性。定植前两天苗畦内浇水,起苗时要带土,以免损伤根系而影响缓苗和以后的生长。幼苗带土起坨后,可一株挨一株地囤在原畦中,使伤根愈合发出新根,后选晴天定植。定植时直立生菜和皱叶生菜株行距各17~加厘米,结球生菜株行距为25~30厘米。草苫要晚揭早盖,以利缓苗。棚内温度高时要放风,通风不要之过急,防止闪苗。晚间棚上要覆盖草苫,防止低温伤害幼苗。

7、栽植深度要适宜,覆土深度比幼苗在分苗畦入土深度稍深即可。若栽植过深,不利于发根,植株生长不旺。定植后立即浇缓苗水,促使快缓苗。

8、定植后的管理,定植后,植株体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由缓慢增长,转到了迅速增长,叶面积增长也加快。但为了使莲座叶发育充实,在加大氮、磷、钾肥供应的同时,控制水分,以防外部叶片的徒长。

9、生菜在定植后整个生育期要追肥3次:次在缓苗后15天左右进行,苗施硫酸铵15千克或尿素10千克,促使幼苗发棵,生长敦实;第二次追肥在结球初期或莲座叶迅速生长期 进行第三次在产品形成中期进行,目的是使叶球充实膨大,每亩每次可施硫酸铵15千克或尿素10千克,并可喷施磷、钾叶面肥料。

10、浇水是生菜栽培中的关键环节,浇水过多,植株生长速度 快,但叶片薄,结球松散,产量较低。因此,掌握好浇水的时间和浇水量是很重要的。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生长时期的气温 和地温的不同,而灵活掌握。在大栅内栽培,一般整个生育期内浇5~6次水即可。即定植后3~5天要浇一次缓苗水,促其快缓苗,生发新根;在次追肥后要浇一次足水,可使莲座 叶生长旺盛,株棵充分发育;根据具体情况,蹲苗期可适当浇一次水,之后进行中耕,继续蹲苗;第四次水应结合第二次追肥进行,这次水量一定要充足,可使植株生长加快,内叶结球 迅速;在结球中期,结合第三次追肥再浇一次水,促使结球大而紧实。结球生菜结球后期不要追肥、浇水,以免引起腐烂或裂球。采收前停止浇水,利于收后贮运。

11、生菜根系分布浅,所以中耕时不宜太深。缓苗水后的中耕,行间宜深,株间及根际宜浅,切勿锄伤新根,动摇苗棵。以后再中耕一次,浅锄地皮即可,可以疏松土壤,利于保墒和 根系发育。次追肥、浇足水后的中耕可深些,后进行蹲苗,可使根系发育健壮,外叶生长肥厚宽大,提高生菜的产量和质量。

12、在冬暖大棚栽培中,应注意保温防寒和通风,棚内温度控制在15℃。晴天中午温度高时要及时放风,晚间盖草苫保温,使棚内温度不能低于5℃,阴雨雾雪天气也要揭开草苫,让植株接受散射光,进行光合作用,并进行短期通风,防止湿度过高,引起病虫害的发生,同时也降低了棚内有害气体的浓度。

13、采收,生菜采收标准不严格,可根据市场需要随时采收,但早收产量较低。结球生菜成熟期不很一致,应分期采收,一般定植后40~80天可采收。收获时叶球宜松紧适中,用手自顶部轻轻压下时叶球稍能承受即可。如成熟,叶球则被压下;叶球过紧,则易爆裂和腐烂。结球生菜采收迟则叶球变松,降低品质。采收时,自地面割下,剥除外部老叶,长途运输时要留3~4片外叶保护,准备贮藏时可多留儿片外叶以减少失重。

姑娘果(拉丁学名为:Calyx seu Fructus Physalis),亦称菇茑,又叫锦灯笼,为茄科植物一年生草本,有清热解毒、镇咳润喉利尿的功能。

野生于各地的山区及半山区,尤为东北多,主要产自黑龙江地区。

栽培要点:

选好地,果园山地,平地均可。在选好的地块中,亩施圈肥4000公斤,复合肥30公斤,均匀撒入地面,翻耕后整平作畦,畦宽以1米为好,有利于管理作。

零星生长于田间地头、地格子、老房框子和篱笆周围。

适应性强,生长快,易栽培,好管理,一次种植,可受益几十年。

锦灯笼在辽宁地区于5月上旬萌芽,6月中旬开花,9月下旬果实成熟。

一般株高50厘米左右,于7月中旬萌发大量萌蘖,串株结果5-7个,百果重克。

随着保护地栽培技术的发展,栽培形式多样化,很多菜农都种起了大棚辣椒。下面一起来看看温室大棚辣椒种植技术吧!

温室大棚辣椒种植技术

温度条件

辣椒对生长发育适宜温度的要求,因生育阶段不同而异,发芽期适宜温度为25~30℃,苗期为白天25~30℃、夜间20~25℃,结果期为白天25~30℃、夜间16~20℃,低于15℃或高于35℃易落花,生长期适宜地温度为17~22℃,35℃以上的高温再加上湿度大会造成植株茎叶徒长,果实发育及转色期,要求白天温度为25~30℃,夜间为18~20℃。

光照条件

辣椒是较耐弱光的蔬菜,对光照强度要求较低。但长期生长在光照强度不足的条件下,植株叶色变淡,节间伸长,产量下降。光照过强对生长发育也不利,表现为叶系不茂,果实暴露在叶丛之外,易发生日灼病。温室大棚栽培辣椒其塑料大棚有遮阴作用,这也是棚室栽培比陆地栽培易获高产的原因。

水分条件

辣椒对水分要求严格,既不耐旱也不耐涝。植株本身需水量并不大,但由于根系不发达,吸收土壤水分的能力较弱,所以耐旱性较。空气湿度过大或过小,对幼苗生长和开花坐果影响都很大,一般空气相对湿度以60~80%为宜。幼苗期空气湿度较大,容易引发病害流行。初花期湿度过大会造成落花。盛花期空气过于干燥,也会造成落花落果。

土壤条件

辣椒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格,在酸碱度6.2~8.5的中性和微酸性土壤上均可种植。但由于辣椒根系弱,入土较浅,生长期长,结果又多,所以选择地势高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中等以上肥力的壤土或沙壤土。

营养条件

辣椒对氮、磷、钾肥料三要素均有较高的要求,幼苗期需适当的磷、钾肥,花芽分化期受施肥水平的影响极为显著,适当多用磷、钾肥可促进开花,不能偏施氮肥,尤其在初花期若氮肥过多会造成落花落果。

育苗时间

大棚栽培辣椒一般在10月中旬播种,翌年1月至2月中旬定值,4月上旬开始收获。春提早栽培可选用苏椒5号、苏椒11号、洛椒98A、红英达、圣方舟等。一般亩产量在4000千克左右,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种子处理

播种前辣椒种子要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30分钟。为防止炭疽病和细菌性斑点病,可先用清水预浸5~6小时,再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浸泡5分钟,然后用清水洗干净再进行催芽。催芽时,将处理好的种子用湿布包好放在20~23℃的环境下,24小时后温度提高到25~34℃,待露白后,温度再降到20~25℃蹲牙,50%种子露白后播种。

播种育苗

因加温育苗出苗率高、生长快,所以播种量要比冷床育苗少,播种后盖约0.5厘米的营养土,然后在土上盖一层稻草,再盖一层薄膜,盖上小拱棚密封保温,播种后昼夜加温,温度保持22~24℃,有40%的种子出苗时即可将盖土的稻草和稻草上的膜揭去,以防秧苗徒长,齐苗后注意通风降温。

合理浇水

大棚栽培辣椒温床易干燥,因此应经常补充水分,浇水量少不能满足秧苗生长的需要,浇水量大则湿度大,容易引起辣椒苗徒长,发生猝倒病和其他病害。苗床土湿度以保持表土发白,底土潮湿为宜。

控制徒长

如果出现床温过高,秧苗徒长的现象,有效的措施是经常检查床温,控制温度。温床育苗时间短,营养土内应施足基肥,一般不需要追肥。如果秧苗较细小,可以喷洒2~3次0.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如果营养土过干可晴天中午进行浇水,浇水量不宜过大。

适时分苗

当苗长出2片真叶时,分苗1次,将苗移植于营养钵内,每钵1株,分苗前低温炼苗2~3天,分苗前1~2天浇起苗水。分栽苗要浅,子叶要露出地表,栽后及时浇水,分苗后密闭棚室,掌握日温25~30℃、夜温16~18℃。缓苗后,掌握日温20~25℃、夜温14~16℃。不汗不浇水,旱时浇小水。定植前1周浇1次水,2天后起苗蹲苗以利于生根缓苗。

整地施肥

辣椒可平畦栽,也可垄栽,为覆膜和浇水方便,以及有利于提高地温,建议采用南北向的垄栽。垄栽确定垄距时必须因品种而异,根据所用品种的植株开张角度确定行株距。冬春茬多宜采用大小行一穴双株的密植方法。大行距55~60厘米,小行距40~50厘米。施肥时先把有机肥铺施地面,深翻2遍,使肥料与土充分混匀,然后按行距开沟,在沟里施饼肥及化肥,与土充分混匀以后,以沟上扶垄,垄高15~20厘米。

科学定植

大棚辣椒定植时间是1月下旬,定植必须选晴天,而且期望定植后能遇到连续几个晴天。这样就要多听、多看天气预报。定植宜在上午进行。定植时按穴距33厘米左右开穴。每亩约栽4000穴,每穴2株,合每8000株/亩,以密植争取早期产量。同一穴的2株要大小一致。栽苗时穴内浇温水(30~40℃)放苗,水渗下后封穴。

温度管理

大棚辣椒定植之后为了促进缓苗,春提早栽培要闷捧保温,保持5~6天不通风,保持高温高湿的环境,白天不放风并适当地早盖草苫,使夜间保持较高的温度,缓苗后白天温度保持26~28℃,超过30℃应放风降温。

湿度管理

辣椒生长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80%、土壤相对适度为80%左右,湿度过高植株易发生徒长,影响花粉粒分散,从而影响授粉受精。在保证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要大胆放风,降低棚内湿度。

通风管理

辣椒开花坐过期适宜的温度为20~25℃,这时应加大通风量和通风时间,通风可降低湿度,增加光照,促使植株生长矮壮,节间短而多,也有利于辣椒开花授粉,多结果,确保早熟高产。一般在辣椒开花坐果期控制夜温不低于15℃,可以昼夜放风,不影响开花受精。

光照管理

冬季光照强度低,应在保证温室温度的情况下,尽量延长光照时间,早揭晚盖草苫,使植株多见光,同时要保持薄膜表面的清洁,提高透光率,在温室的北侧可以张挂反光幕,以提高光强。阴天或雪天,光照强度低,植株呼吸消耗大,可进行根外追肥,喷施1%糖水。

水肥管理

在定植水浇足的情况下,到果坐住之前一般不浇水,在缓苗以后的蹲苗期,都以中耕为主,地膜以下的土壤可保持湿润和良好的通气性。蹲苗结束时浇1次水,此时门椒已长到直径3厘米左右,每亩随水施入硫酸铵20千克、硫酸钾10千克。以后每一水或二水随水施一次肥,每亩可施尿素10千克或硫酸铵10千克。

植株调整

大棚辣椒栽培的时候为促进结果要进行整枝,方法是在主要侧枝的次一级侧枝上所结的幼果长到1厘米直径时,在其上部留5片叶后摘心,使营养集中供应果实生长,在中后期出现的徒长枝要及时摘除。

辣椒种植管理

1、中耕除草:辣椒定植成活后及时浅中耕一次,植株开始生长着重中耕一次,植株封行以前再中耕一次,中耕结合除草和培土。

2、合理施肥:辣椒定植后要抢晴天追施提苗肥,每次用量不能过多或过浓,否则易引起徒长,推迟开花结果。当等一、二层着果后,要追施较多肥料,促进果实长大。果实开始采摘后,更要求土壤有充分肥水,植株才能正常生长和结果。

3、排水灌溉:辣椒如果在浇水后土壤未干爽以前就接着下大雨,落叶和株现象就会相当普遍,特别是在起伏至立秋这段时间内为突出。因此,在灌溉时,一定要根据天气预报决定灌溉时间,灌水深度以不超过畦沟的四分之三为宜,并要在晚上或清晨进行,而且急灌急排。

4、适时采收:辣椒作为鲜食的大都采收青果,也可以采收红果。而作为干辣椒的,则必须采收红熟的果实,采收要及时,否则影响植株的生长和结果。

5、留种选种:辣椒留种采用株选结合果选的方法,即在田间根据品种特征选择标准株贴上标志作为留种株。将其层果早日采收上市,留2~4层果作为种果,种果红熟后采收时,进一步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的果实,采摘的种果摊放在阴凉处,后熟5~7天,剖开取出种子,晾干后贮藏。

辣椒病虫防治

1、猝倒病:猝倒病多出现在苗期,发病初期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然后腐烂,幼苗倒伏。可通过控水和剂进行防治,发病初期采用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或72.2%霜霉威600倍液喷雾防治。

2、疫病:疫病可危害茎、叶、果实。茎秆染病,发病初期,病部出现褐色病斑,后期枝条或整支枯,叶片染病,初期为水浸状斑后期转黑褐色,软腐。可用72%霜脲氰·锰锌500倍液,或64%恶霉灵·锰锌600倍液进行防治。

3、青枯病:青枯病多发于盛花始果期,发病初期个别枝条可能先出现萎焉,后扩展至整株,全株萎蔫枯而叶片不脱落。目前青枯病没有只能预防,发病后只能控制病害扩散。可在发病初期使用72%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或14%络氨铜300倍液灌根,及时拔除田间的病株,并撒施石灰消毒。

4、炭疽病:果实发病产生灰褐色的病斑,上有同心轮纹,轮纹上密生小黑点。干燥时病斑干缩,易破裂。潮湿时会溢出淡红色的物质,茎和果梗染病时,可出现不规则褐色病斑,稍陷入,干燥时易裂开。可用25%咪鲜胺500~75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进行防治。

5、病:病植株顶部出现花叶、畸形、丛簇等现象,引起落叶、落花、落果等。在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栽培中注意防治蓟马、蚜虫可降低发病率。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及时喷施20%吗胍·乙酸铜400~600倍液或1.5%植病灵1000倍液。

6、螨类:螨类导致植株幼嫩部位无常生长,幼茎扭曲变形,受害叶片僵硬,向下卷曲皱缩,叶背、果实变褐,果实失去商品价值。可采用99%石蜡矿物油(绿颖)150~倍液、24%螺螨酯(螨危)4000~6000倍液或克20%双甲脒(螨克)1000倍液等杀螨剂防治,每6~7天/次,连续喷2~3次。

7、蓟马:蓟马成虫和若虫锉吸心叶、嫩芽、花器和幼果的汁液,造成生长点萎缩,嫩叶扭曲,花朵脱落,幼果畸形,表皮变褐。影响植株生长,降低果实品质。在蓟马发生期,当每株有虫3~5头时需进行喷防治,在清晨露水未干时喷,可交替使用3%啶虫脒1500倍液、10%吡虫啉1500倍液,或5%虱螨脲(美除)1000倍加25%噻虫嗪(阿克泰)2000倍等剂防治。

8、斜纹夜蛾:斜纹夜蛾为杂食性暴食害虫,主要危害嫩叶和幼果。在幼虫3龄以前喷防治效果较好,可交替用斜纹夜蛾核多角体1000倍液、10%虫螨腈(除尽)1200~1800倍液或48%毒蜱1000倍液,在午后或傍晚喷雾防治。

猜你喜欢:

1. 大棚种植西红柿的时间是多长

2. 大棚立体种植技术

3. 大棚西红柿种植管理

4. 如何在阳台种植朝天椒

5. 如何种植秋冬茬温室大棚茄子

大棚生菜简单种植方法 大棚生菜简单种植方法步骤

1、品种的选择,深冬、早春在大棚内种植生菜,选用适宜的品种是成功的关键。此期内气温、地温都较低,因此应选用耐低温、耐冬贮、适应性强的品种,如广州软尾生菜、青白口结球生菜、花 叶生菜、皱叶结球生菜等都是较好的大棚内栽培的品种。

2、育苗,生菜种子小,顶土能力弱,一般均采用育苗移栽。生菜属喜肥作物,但因是浅根系,吸肥力较,所以大棚内要施足基肥,使床上肥沃,一般可亩施2000千克左右的腐熟好的鸡粪作底肥。然后深翻、耙细、整平,做成宽1.5米左右的南北方向的平畦,起出部分畦土过筛备作覆土。过筛后的覆土利于保湿和幼苗出土。如能采用蛭石、珍珠岩、细炉碴等轻质基质进行无土育苗则更好,无土育苗出苗快、齐,出苗率高。

3、播种前,将种子用凉水浸泡4~6小时,搓去粘液,出水晾一下,在15~20℃条件下催芽,约经3天左右,幼芽突破种皮露白,就可播种。经催芽的种子播种时要特别小心,不要碰断嫩芽。也可用植物激素处理种子,如用细胞激动素100ppm溶液浸种3分钟或用赤霉素1000PPm溶液浸种2~4小时,催芽效果良好。

4、播种方法宜用撒播法,播前棚内要浇透底水,水渗后可将种子掺上细湿土均匀撒播,每苗需苗床6平方米左有,用种量30克左右。播种后覆土厚度约为0.5厘米,不可太厚,畦内土壤要保持湿润,但要避免浇水过多。生菜播种时应适当稀播,以免幼苗生长拥挤,胚轴伸长,组织柔嫩,使幼苗发生徒长。

5、从播种到真叶初现,需8~10天,在此期间,温度应控制在12~20℃。当幼苗长到3片真叶时,要进行分苗。将幼苗起出,注意不要损伤根系,及时地分至苗床上,可采用贴苗法,与苗床方向垂直开沟,灌水,趁湿将幼苗贴在一侧土壁上,覆土。株行距保持在6厘米x 6厘米左右。苗床温度白天控制在18~20℃,夜晚12~14℃为宜,苗龄一般为30~40天。

6、定植,定植时要求幼苗不能蹿高徒长,以提高成活率。定植前1周可逐渐加大苗床通风量,进行低温炼苗,使秧苗生长敦实,提高其定植后的适应性。定植前两天苗畦内浇水,起苗时要带土,以免损伤根系而影响缓苗和以后的生长。幼苗带土起坨后,可一株挨一株地囤在原畦中,使伤根愈合发出新根,后选晴天定植。定植时直立生菜和皱叶生菜株行距各17~加厘米,结球生菜株行距为25~30厘米。草苫要晚揭早盖,以利缓苗。棚内温度高时要放风,通风不要之过急,防止闪苗。晚间棚上要覆盖草苫,防止低温伤害幼苗。

7、栽植深度要适宜,覆土深度比幼苗在分苗畦入土深度稍深即可。若栽植过深,不利于发根,植株生长不旺。定植后立即浇缓苗水,促使快缓苗。

8、定植后的管理,定植后,植株体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由缓慢增长,转到了迅速增长,叶面积增长也加快。但为了使莲座叶发育充实,在加大氮、磷、钾肥供应的同时,控制水分,以防外部叶片的徒长。

9、生菜在定植后整个生育期要追肥3次:次在缓苗后15天左右进行,苗施硫酸铵15千克或尿素10千克,促使幼苗发棵,生长敦实;第二次追肥在结球初期或莲座叶迅速生长期 进行第三次在产品形成中期进行,目的是使叶球充实膨大,每亩每次可施硫酸铵15千克或尿素10千克,并可喷施磷、钾叶面肥料。

10、浇水是生菜栽培中的关键环节,浇水过多,植株生长速度 快,但叶片薄,结球松散,产量较低。因此,掌握好浇水的时间和浇水量是很重要的。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生长时期的气温 和地温的不同,而灵活掌握。在大栅内栽培,一般整个生育期内浇5~6次水即可。即定植后3~5天要浇一次缓苗水,促其快缓苗,生发新根;在次追肥后要浇一次足水,可使莲座 叶生长旺盛,株棵充分发育;根据具体情况,蹲苗期可适当浇一次水,之后进行中耕,继续蹲苗;第四次水应结合第二次追肥进行,这次水量一定要充足,可使植株生长加快,内叶结球 迅速;在结球中期,结合第三次追肥再浇一次水,促使结球大而紧实。结球生菜结球后期不要追肥、浇水,以免引起腐烂或裂球。采收前停止浇水,利于收后贮运。

11、生菜根系分布浅,所以中耕时不宜太深。缓苗水后的中耕,行间宜深,株间及根际宜浅,切勿锄伤新根,动摇苗棵。以后再中耕一次,浅锄地皮即可,可以疏松土壤,利于保墒和 根系发育。次追肥、浇足水后的中耕可深些,后进行蹲苗,可使根系发育健壮,外叶生长肥厚宽大,提高生菜的产量和质量。

12、在冬暖大棚栽培中,应注意保温防寒和通风,棚内温度控制在15℃。晴天中午温度高时要及时放风,晚间盖草苫保温,使棚内温度不能低于5℃,阴雨雾雪天气也要揭开草苫,让植株接受散射光,进行光合作用,并进行短期通风,防止湿度过高,引起病虫害的发生,同时也降低了棚内有害气体的浓度。

13、采收,生菜采收标准不严格,可根据市场需要随时采收,但早收产量较低。结球生菜成熟期不很一致,应分期采收,一般定植后40~80天可采收。收获时叶球宜松紧适中,用手自顶部轻轻压下时叶球稍能承受即可。如成熟,叶球则被压下;叶球过紧,则易爆裂和腐烂。结球生菜采收迟则叶球变松,降低品质。采收时,自地面割下,剥除外部老叶,长途运输时要留3~4片外叶保护,准备贮藏时可多留儿片外叶以减少失重。